首先要恭喜
马云、恭喜
天猫,在全球经济下滑,中国GDP增速破7的恶劣环境下还能够逆势上涨,达到了912.17亿元的销售额。这确实证明了天猫双十一强大的聚客实力,而且这次不仅是在中国大陆,而是在全球范围掀起购物狂潮。但是光鲜的数字背后,却藏着马云不愿面对也解决不了的5个问题。一、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双十一的大品牌的舞台,单店销售排行榜中、排名前五的是小米、华为、海尔、林氏木业和优衣库,他们有机会快速通过双十一获取大量订单,实现惊人销售额的同时,其实进一步缩小了知名度较低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到世界上没有让中小企业能做的生意,确实不乏一种讽刺感。二、平台和商家之间的收益矛盾问题近千亿的交易额即便按照5%的抽成来算,也是近50亿的平台收费,而
阿里巴巴所投入的市场宣传费用应该在3-5亿之间。但是商家则不然,除了要支付高比例的销售抽陈外,进入平台还需要缴纳平台使用费。同时价格还必须压得很低。即便是那些排名靠前的知名品牌,又有几家敢于亮出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和真实利润呢?又有多少品牌实际上把双十一作为一次市场宣传,是赔了实惠赚吆喝呢?三、国内经济下滑及疲软的问题这次最终实现的912.17亿元,其实我们注意到这是全球的销售数据,而在官方数据中,也很难找到国内国外之间的交易额比例。整体的增长掩盖不了局部的下滑。而骑虎难下的阿里必须要保证每年双十一交易额能有增长,所以不得不进一步扩大收购,做好双十一,增加估值。四、数据造假和
刷单的问题其实这点怪不得阿里,因为只要是互联网企业,由于资本市场非常关注数据,就会导致数据的事情频发。前不久,一亩田就因为数据造假事件被曝光而频临倒闭。尤其是一些品牌知名度不太高的天猫店,希望通过刷单的方式来引来人气,也为912亿的成绩做了不少贡献。五、物流乏力和退单的问题截至目前,双十一退单就接近3亿张,而且是正常现象。其中物流乏力依然是核心原因。马云自己都承认,每次双十一都不担心交易额,但是总是担心物流。但是即便是自控的菜鸟物流又能解决多少集中的发货问题呢,其实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当然双十一也有非常多值得生意人学习和汲取的地方。?第一、通过扩大经营范围来获取更好的经营成果。通俗来讲:不仅要吃在碗里,还要看在锅里。第二、通过利用消费者杠杆和企业杠杆提升平台整体的资金流水。通俗来讲: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要拉着别人和你一起干。第三、通过大型活动提升用户参与兴趣,造节日。通俗来讲:人们并不想买货,但都不想错过排队抢便宜货的机会。
双十一又破记录了但这5个问题马云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