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六大道,每周都会去位于八大道的布鲁克林唐人街。那里基本都是华侨华人在居住,店铺里会卖一些中国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林旻说,“除了距离近,更重要的是到那能够看到熟悉的汉字和熟悉的面孔。来到唐人街,听到操着福州话的老乡在市场里的叫卖声,就会有满满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从东南亚到大洋洲,从欧洲到美国,几乎在世界各地,我们都能看到竖着牌楼的唐人街或者中国城。对不少海外华侨华人来说,家乡在远方,而在异乡,触手可及的“故土”就是唐人街了。
“爱中国,就好像一个人爱自己的双亲一样,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群众社会,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由相同的信仰和相同风俗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众社会。”这是林语堂在小说《唐人街》中对主人公冯老二的描述。过去,唐人街是中国新移民踏入居住国的桥头堡,在唐人街里不仅能找到住房,享受便捷的中文服务,而且还可能通过室友、同乡会等找到工作。唐人街人气兴旺,并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传统风俗。而那些历史悠久的唐人街,不仅是“移民门户”,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奋斗和贡献。
“旧金山的唐人街总是非常的繁忙,这里遍地是带有中国元素的杂货店、饭店、理发店。”全美山东同乡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寿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而我更看重的是唐人街的‘昨天’。现在,在唐人街一些狭小拥挤的公寓里还能见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美的‘老侨’,这里的风云变幻是华侨华人在海外打拼的一个历史缩影。”
唐人街“旧貌换新颜” 海外游子思乡心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