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具有网络社会性质的淘宝早非马云的淘宝,也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
而是全体参与者的淘宝,它有时间上的纵深,也有横向上错综复杂的联系,
表现为那些卖家和买家多年积累起来的评价体系和信用记录,
这都是淘宝参与者在淘宝社会中生活的印记,因为淘宝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网络,
企业淘宝和淘宝参与者之间早已不是简单的“企业—用户”或“企业—合作伙伴”
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淘宝大幅提高“税赋”标准时,
小商家们无法像应对其他企业行为一样选择用脚抗议,
因为这意味着以结束在淘宝社会的生存为代价,他们只能选择“暴力抗税”,
这就像在现实中,老百姓面对暴政揭竿而起的选择一样。
当然,由于手段有限,“起义者们”只能通过对大商家的“打砸抢”来表达不满,
而无法直接针对淘宝官方,这很悲哀,但确实也很有效。正如网友评论,
底层人民开始抱团发泄不满时,首先把拳头打向有钱却无权势的富裕阶层,
从某一方面来说这很像是一个暗喻中国社会现实的寓言故事。“淘宝暴动”
使人们再一次见识到“屁民们”通过互联网(某语聊软件)聚集起来的力量,
惊吓了富人,惊扰了社会,惊动了政府,最终使淘宝服软,这既是网民的胜利,
也是工具的胜利,当然,它不一定是正义的胜利。https://shop400821395.taobao.com/ spm=a211vu.server-home.sellercard.15.4e065e16uhMT
马云创造了企业淘宝,同时也创造了淘宝社会,在雅虎成为大股东之后,
为了彻底掌握企业淘宝,马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割离支付宝,以及未来成功收购雅虎之后,
掌控淘宝并非不可能。但淘宝社会却早非马云所能掌控,从它以免费聚拢的人气和无政府式的经营打败ebay之后,
就已经远离了亚马逊、京东之路,这不单单是原罪和洗白的问题,而是发展路径问题,如果京东是计划经济的大政府,
淘宝就是自由经济的小政府,从小政府走向大政府,何其难也,或许“暴力抗税”仅仅是这长路上的第一个难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年的拥趸如今已成掣肘,这大概是马云始料之所不及吧。
在社交网络渐入人心的互联网上,“淘宝商城暴动”肯定不是最后一次网络暴动。
除了淘宝,互联网上还存在着很多各自独立的网络社会,比如QQ、开心网、微博乃至各种网络游戏,
一些运营商以为能够绝对主导其创造的网络社会,于是随便横征暴敛或者改变既有规则,但实际上,
这些网络社会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物”,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企业,
他们有强大的抵抗与反噬能力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平台运营商来说,
这次淘宝商城暴动事件,应该是个值得重视的提醒和教训,在它们所创造的网络社会中,
它们的角色已不再仅仅是商人或者企业,而正在向更中立的“政府”角色转移,怎么扮演好“网络政府”的角色,
怎么做好网络社会的公共治理,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相关良好传统的中国,这是个新课题,也是个艰深的课题。
https://shop400821395.taobao.com/ spm=a211vu.server-home.sellercard.15.4e065e16uh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