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有大把成功人士闪耀商坛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创业似乎是改变命运的灵丹妙药。可这并不真实,创业往往是一些人将好不容易将多年拈芝麻的方式攒成的西瓜扔了出去的“命运转折点”。
一、创业的成功率仍然很低。这个逻辑,就象社会教育的整体水平在提高,所以,虽然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一节一节地拔高,但国民的就业并不会因此而变得容易。这是个水涨船高的问题,大家都懂创业的时候,创业的成功更有赖创业者原本就是“精英”。
二、创业不等于投资注册找项目。传统商业观念里,有句话叫“不熟不做”。但创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敢于不熟也做,结果,纷纷找死,连几千年的传统经营项目——例如餐饮业,也每天都有大量的创业者和倒闭者。
三、创业需要有良心。创业不是土匪占山为王,也不是蛊惑仔混迹江湖。但是,现实中,以土匪和蛊惑仔模式起家的创业者为数不少。当然,能象3K那样走得久远的,似乎很少。究其原因,那就是唯利是图和背信弃义的经营模式必然陷入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尴尬境地。很多所谓创业者,在企业稍稍做大了一点点时,就开始对老员工看不顺眼,认为他们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老员工的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的本质,是企业还不具备进一步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正确的思路应当是想方设法提升老员工,而不是踢掉他们另谋新面。在创业初期,尤其是企业毫无前途可言的时候加入企业的老员工,别的不说,其人品绝对是可靠的。如果他们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差,那是企业的“命”,企业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好好引导他们成长。如果他们的成长需要一百年,那么好了,创业者应该保有等他一百年的耐心!
四、创业忌讳德不配位。如果你具备“沙场秋点兵、多多益善”的才干,那么,你不妨开局大一点;但是,如果你不具雄才,却一开局就是大手笔,那么,你肯定不会有好结果。例如:你所具备的管理能力,够管二十个人的话,你就不要一开局就搞出个百来人的摊子,但可以搞个两三个人的团队。
五、创业需要恪守诚信。诚信是需要血淋淋的成本的。诚如郭冬临今年春晚小品里说的:进货时,钱给了,人家不发货——那是人家不讲诚信;发货时,货已经发了,人家不给钱——那还是人家不讲诚信。然而,是不是我们遇到的人都不讲诚信,我们就可以象“三角债“里的一些主角那样,理直气壮”地扮演一个“有故事”的不讲诚信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创业者得有契约精神,得有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情怀,不能在商业活动中搞什么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更不能以“混”的姿态面对创业,“混”到后来,混成了滚刀肉。
六、创业需要谦卑之心。很多创业者,“迷信”所谓“前辈”的经验之谈,或者所谓“创业大师”的经典说教。其实,在信息社会里,在一个坚持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国度里,你能认为有多少国民不懂你所“迷信”并奉为经营之道的这些东西?比如,有的门店,在客户退货投诉时,仍然是上演“三板斧”式的“受理”套路,店员不行,店长上,店长不行经理上,一级一级提升接待者级别,并将顾客往“办公室”里引,通过各种“忽悠”、倒水喝之类的方式,将客户拖离“影响其他顾客购物”的卖场,以消除影响。然而,这个套路,恐怕九成以上的消费者都“懂”,结果,消费者在店员处理其投诉的一开始,就“看清了商家的嘴脸”。其结果,你懂的!
总之,正府将创业的门坎一再降低,并不因为是个人就可以创业,而是相反,是因为正府需要“千金买马骨”,通过让大量的有创业想法的人勇敢地迈出这一跳,从而有机会大浪淘沙,在一千朵乌云之中,发现一匹骁勇善骑的马云!
关键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