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1·11”,是网购秒杀和电商狂欢的日子。一位苏州大学的毕业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多年前他研究电商普及化问题的毕业论文,被导师批得
一塌糊涂,差一点没被通过。他在论文中对电商发展的分析与展望,阿里巴巴巴巴、京东商城、壹号店等电商都用事实与业绩证实了,尤其是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 上市。
“一个在网络上创业做面膜代购的‘神人’,经常半夜起来写快递单,月入账11万元。”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服装设计(3+2)4班夏苗同学 十分羡慕“进校摆地摊,出去开宝马”的创业英雄。
过去不少高校认为,淘宝网店小打小闹,缺乏技术含量,大学生去做这个事情得不偿失、掉身价。现在大学生发生了重要转变,从不屑去做到热衷去做,
从少数人做到比较多人做,从少数学院学生做到大多数高校学生做,从高职高专学生做到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做。
据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介绍,在他们重点大学很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搞一些小网店,或者开发一些小软件卖给移动或苹果的App store。这样为什么能 挣钱?因为商业模式和销售模式变了。
“阿里巴巴给高校创业教育上了怎样一课?”中国青年报记者到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创业教育把一部分学生吓坏了
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对高职高专学生 创业教育则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
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台新民看来,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与强化。因为据统计分析,普通本科学校毕业生创业率在2% ~3%,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达到7%~8%,从事创业的毕业生人数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南方某大学要把该校艺术设计系大三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托管,我们没有接受对方的这个提议。”浙江思珀整合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钟俊岭透露说, 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体制、机制、标准与价值取向出了一些问题。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贾少华以某省高校使用的创业教育教材为例说,“‘重理论、轻实践’的创业教育把一部分学生吓坏了”。据教材上讲,创
业能力是社会的稀缺能力,创业能力与素质构成“T”字型。“一横”代表知识背景渊博,“一竖”要求专业知识精深。不少大学生听讲后连忙说:“我没有这 个‘T’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