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莫
简单文字,实用的话
今天继续分享,围绕一个老话题,关于产品上架之后快速让系统给你分配流量的问题,其中主要去思考一个运营节奏的问题,是产品上架之后去优化主图详情页评价等这些基础的东西,之后做推广?还是先去推广获得基础流量之后,根据流量的数据表现情况,再去做优化调整?------以下的内容主要针对刚入行的京东运营人员,至于老司机或有自己的运营节奏也可以快速拿到流量的,就不需要在这里耽误自己的时间了。
首先我们从流量分配的角度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产品上架之后,不管新品标打的怎么样,都是有一个冷启动期的,官方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但是按照搜索反馈的更新时间周期来说,这个时间控制到3-7天内是最好的,3天内解决基础的工作也没必要,除非你是上来就是7仓或者是自营的产品。过了这个冷启动期,接下来系统就是根据你的产品的数据表现,给你进行增长式的分配流量。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哪怕你是超品牌产品,上架一个产品之后,最多也是拿到的是品牌词的流量+少许的类目词的流量,也不会上来给你爆炸式的流量,哪怕是行业爆款,流量给到你的节奏也是增长式的,至于对于有的产品流量起的幅度很快,那就是这个产品对于系统给到的流量,产品端反馈出来的数据是系统满意的。
系统概念就是上面这些,接着回到我们的问题。
上面说的2种上架之后的操作节奏是最常见的2种,都有自己的道理,先解决好基础,然后再推广,这样符合系统,但是问题是节奏就是慢了一个周期,而上来先推广,有数据之后,再进行优化,产生的问题就是前期的运营成本会增加。
所以,在这里给一个综合的解决办法。
首先在你产品上架之前,除了评价+问答这块没有解决,你的标题+主图的点击率+详情页+赠品促销,必须是要完全解决的,这里不是说都设置了就可以了,而是自己要去对行业竞品对比的,主图的点击率的对比,页面加购的对比等这些相关的数据的。
接着就是安排上架,当天上架之后,产品会很快被系统收录,编辑页面有质量分判断,快车关键词有基础分判定,而这些都是取消你上面第一步的操作,当天的操作,在京东有个新品标,这个是一定要去申请的,会有机会被抓取到京东新品魔方里面分配推荐流量的,如果预算可以,那付费推广的海投可以去设置的,拿到上架之后的基础流量,同时还要做的就是当天的成交出库的动作,那这个不管是店铺老客户/京东试用活动/付费推广等手段都不必须要成交出库完成。这个量级是要解决你前期的基础评价的问题。
最后,在3-7天这个节奏里完成上面的第二步,再根据系统给你分配的流量,进行量级的付费推广+活动推广。
在上面这个节奏中,等于说是你的产品上架当天,你产品一些基础的工作凭借你的运营经验就已经解决了,而上架当天开始计算,你做的事情,就必须是完成系统在产品启动期给你的数据考核,才可以过度到下一个阶段的流量的分配上,可以尝试找自己类目对应的人气榜单的产品去看,搜索流量起来的时间节点或者说节奏,基础上都是如此,在新品模型下,现在去做一个新品的时间节奏不像之前那么久了,平台从反馈周期,评价机制改版,再到新品模型加权等等,这些操作就是鼓励商家去做新品,做产品更新的。
好了,我是老莫,商家朋友如果对老莫写的内容觉还是有点小思考的,还请给个点赞或继续查看历史文章内容,如果有实操的问题,也欢迎留言或者私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