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直在强调人群标签,包括刷单现在都需要筛选人群,看购物记录、淘气值、评价、账号评测等等一些数据,这足以能够证明现在人群标签的重要性!
那这次我们来聊聊【强化标签的玩法】
先看下案例;
TOP实操玩法 inline=0>
一周的交易金额;246w
手淘搜索持续上涨; 5月份做的新品 到现在的搜索访客6000+
下面正式开始说明;
1.什么是标签
2.标签的产生
3.如何强化标签
先说商品标签,也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点。
商品发布后,就会有一个初始标签,取决于产品发布的类目、一口价和属性。
【系统会根据这个产品的类目、属性、价格,给产品进行人群匹配,让跟这个产品的类目属性价格相符的买家人群有机会看到这个产品】
类目;比如说户外冲锋衣运动风衣,那么系统会分配喜欢户外的人群进行展现;【下面会说到人群标签】
属性;商品属性是T恤,速干的,系统就会匹配喜欢T恤,速干的人群进行优先展现。
价格;19.9元,系统会根据之前的消费记录,匹配喜好低价商品的人群进行展现。
这个就是商品标签的原理。
人群标签;
买家所购买的产品的类目、属性、价格等各种特征,都会成为买家标签,买家在购物过程中的行为(收藏、加购、比价、详情、评价、问大家、猜你喜欢,等等。
),都会成为买家的标签。
我们可以认为是买家的购物特征。
系统也是根据买家购买的产品,以及买家在购物过程中的种种行为,来为这个买家打标的。
一个人在淘宝上行为越多,购买的产品越多,系统对这个人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就可以更加准确的为这个买家推荐TA喜欢或者需要的产品。
一个已经在淘宝购物几年的买家,TA家住哪里,是否单身,有没有小孩,小孩多大,有没有车,等等,系统都一清二楚。
这些都是买家的标签。
系统会给买家打上很多很多标签,而且很细致化,所以我们在淘宝的系统里面是 一清二楚的。
这里大致就明白为什么很多刷单被抓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不精准的人群,匹配原本不属于买家的商品,破坏商品的标签,造成;
1,产品本身的潜在消费人群无法看到这个产品;
2,能看到这个产品的人群,实际上没有购买这个产品的需求。
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系统就会重点监控。
强化标签
方法;公式【合理的商品标签=合格的标签 X 买家人群】
精准;找到符合商品的人群
强化;累计越来越多的精准标签
还是户外风衣,有合适男人穿,也有合适女人穿的,潜在人群是 男+女,当30个男人购买的这个风衣,就会打30次标签,那这个时候女人还是有展现的机会,如果这个商品有100个男人购买了,那就打上100次标签,这里系统就会认为【风衣=男】,女人就不会得到展现。
所有我们操作宝贝的时候,最好就是找老顾客做100个标签,这些标签都是精准的,这里要说明老顾客回购率不要太高。
玩法;
找到正确的人群,自己卖货心里都清楚要卖给谁,或者从市场行情里面【人群画像】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群。
找到这样的人,提前5-7天 ,最次最次也要3天以上,追加一个收藏,加购,拍单不付款的行为,等操作,各位老司机都懂的。
需要人群筛选的工具也可以找我,最近找了一个挺好用的。
持续7天
单量递增(没人刷就圈人,想办法找)
有哪些不懂的的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