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数据诊断详解
当时接到手的时候,是11月份。那个时候的销售额是一天1万多一点。

直通车的消耗是每天3000多,店铺处于不赚钱的状态。要想改变,我们先从渠道入手。渠道在站内,重要的只分流量和人群。
我们通过生意参谋-流量纵横,看到关键词利用率的效果,都是不错的。所以先排除掉流量结构的问题,
如果这里出问题,那就是标题的组合方式做错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词路错位。
检查关键词,没有词路错位现象以后,第二个排查的点就是人群。 我们通过生意参谋如下


找到这个图,下方,进店人群和转化人群两个点。
这里有一个准则:就是你店铺没有起来之前,一定要求进店人群和转化人群保持一致性。我们看一下,当时的人群标签。
进店人群:也就是你店铺来的访客特征
转化人群,就是这些人群里转化的人群特征 
我们发现,进店人群和转化人群出入其实很大,高转化的18-25岁人群,占比只有40%。对于店铺初期来说,大大影响了推广效率和流量精准度。

我先发一张,我们店铺目前的进店人群和转化人群,看一下区别。

和上面的人群结构来比较。从进店人群里看,现在进来的60%的流量,都是我们高转化人群的流量。这也就是店铺第一阶段要做的人群流量的基础工作。2
圈定人群
淘宝直通车如何开?
接下来就是直通车我是怎么调的。从报表里看一下点击率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区别

优化前只有4%的点击率。

转化率优化前只有2%左右,后面一直在4%-6%左右,提高了一倍。
接下来就是教你们怎么圈人群开车。关键词我保持原来的样子,没有变化,因为之前提到了,关键词利用率是好的,并不是词的问题,人群我从30%的溢价,提高到了195%。

并且只开我们的高转化人群方向。18-25岁的中低消费能力。这里的出价转换,利用到我的表格。之前的课程内容里讲过出价模拟。

把展现量全部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人群上。通过这个模型,配合了抢位助手。

最终,把想要的人群,通过抢位助手,打到了一个中等偏高的排名上。这里你们自己类目的行业均价和出价范围根据流量解析去调整。每个类目都有所不同。
附表
出价上,都是统一出价的,我们可以看到排名位置基本都是移动前三。

所以点击率会偏高。我们知道无线端的展示逻辑,就是排名越靠前,点击率越高。除了一些高客单价低转化率的类目。 这个计划搭建好,就是为了纠正标签打第一阶段的。数据都基本稳定以后。我们进入第二阶段,拉升期。
你们可以看到我是开了2个计划组,第一个计划是广泛无人群,第二个计划是刚才做的人群抢位计划。 我们等人群纠正的计划标签稳定以后,店铺的访客稳定以后,靠系统获取更多的访客。年后,大盘是一定上升的。所以我们借助这个时期,做一次拉升测试。

大盘是在11号开始回暖的。我们的无人群扩流量计划也就开启了。

我们看一下报表。这里有一个重点:我们的PPC是越开越高的,也符合了高排名抢位置的特点。配合了行业大盘去做增长,这里很多同学都会在大盘来的时候,通过额外的展现溢出,去压低PPC,这个是错误的。并不是每个行业在大盘来之前都需要压低PPC去操作的。

我们可以看到报表的初期和后期。宝贝在出价排名越高的时候,加购率和转化率是越好的。宝贝在出价排名低的时候,加购率和转化率就不一定是好的了。所以每个宝贝不管如何,都可以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配合了大盘的增长,我们也是顺利逆袭了。单品的自然搜索也被拉高。


3
写在最后
从这个案例里,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每个产品对应市场的定位决定了你直通车人群怎么开。现有店铺的流量是否精准,是否都是你要的人群,出价高低影响流量的质量都会不同。
以后再碰到比较需要用人群做的产品上。第一阶段纠正人群打地基,第二阶段放量拉坑产和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