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是这样,有好老公的羡慕有好婆婆的,有好婆婆的羡慕有好老公的。
但是我们最羡慕的,是婚姻生活中,无论如何,都能够被幸福滋润的女人。
北北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有个奇葩婆婆,我们都知道。但是她的婚姻却很幸福,我们也知道。
她的婆婆从年轻时就是家庭主妇,没什么朋友。公公工作忙,在家的时间很少。
而老公是家里独生子,也是婆婆所有的精神寄托。就连她老公的婚房,婆婆都准备在了自己家对面的小区。
结婚后,北北夫妻和公婆虽然不同住,但是住得这么近,跟同住没什么区别。
她每天都要去婆婆那里吃饭,婆婆也有她家钥匙,如同生活在一起一般。
经常,北北下班回家会发现,出门时没有叠的被子,下班回来叠好了。床头放内衣的抽屉,也经常被翻动。
北北觉得,房子虽然有锁,却像是大敞四开的。房子虽然有墙,自己却像是赤裸的。
当然,这些都是生活的“小瑕疵”,真刀真枪的“大摩擦”也一直不断。
有一次,晚上在婆婆家吃饭,北北盛饭的时候,给老公和自己盛完了之后,突然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后,就忘了给婆婆盛饭。
婆婆到桌子前一看,“啪”地一拍桌子,声音近乎尖叫地嚷道:“顾北北,你吃我的,住我的,连个饭都不知道给我盛!”
还一边念叨着,“她就是故意的,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想到她结婚那天让我儿子给她穿鞋,我就想抽她,我儿子还没给我穿过鞋呢”。
一听这个,北北顿时就火了,可刚想发作,就被老公找了个借口,拽着离开了婆婆家。
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姿态,不幸的婚姻大多都有个“第三者”。
像北北婆婆这样的,不讲理、专权、霸道、恋子,应该不在少数。也有不少婚姻,败在了这样的婆婆身上。
但是事实上,北北的婚姻是不幸的吗?不,北北经常对我们说,她挺幸福的。
北北每次和婆婆争吵的时候,她老公从来不当着她们两个人哄谁劝谁,都是直接把两个人拉开,然后自己分头哄劝。
毕竟在愤怒中的两个人,没法讲道理。他的“双面胶”身份,也不能当着谁说谁的不是。
她老公总是两边讨好,却从不跟北北说类似于“我妈不容易”、“我不容易”这样的话。
北北说,他越是这样,越是心疼他难以两全。很多时候,也是能忍则忍,不想老公左右为难。
她老公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懂得不在双方怒气冲天的时候讲道理,他懂得把尊重情绪放在首位。
在婆媳的博弈中,会做人的老公是最大的胜者。
对于一段婚姻来说,好老公是必需品,好婆婆是赠品。
平常网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评价:宝贝很好,赠品也很惊喜。而没有赠品或者赠品质量差的时候,大家都会一笑了之。
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我们买一个产品,专注于产品本身就好了。好的产品会给我们带来好的享受,至于赠品,无需过于计较。
外国婚姻就像生米饭,粒粒分明。而中国婚姻就像熬成了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是啊,谁也离不开谁,那么就意味着大家要搅成一锅吗?不,婚姻的确是两个家庭的事,但是核心依然在于两个人。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梦梦,拥有绝世好婆婆,只不过她生活地并不幸福。
梦梦和公婆同住,婆婆是个特别勤快的人,家务全部包揽,就连吃栗子,也要给梦梦和老公剥好了。
有了孩子以后,婆婆提出和梦梦睡一张床,这样孩子晚上闹了梦梦就不用起身了。梦梦的老公,自然就去了另一个屋里睡。
我们经常羡慕梦梦的好婆婆,但是梦梦却会冷笑着说:“我婆婆养了四个孩子,我公公,我老公,我,还有我儿子。她是真的把我们都当孩子,无怨无悔地伺候着一家子。我嫁给了婆婆,生活地还很幸福。”
是啊,认真思索了梦梦的婚姻才发现,她的老公已经缺位了。现在的生活,是她和婆婆好好过日子,老公则是个黄金单身汉。
打开她和老公的微信聊天,只有“下班买个西瓜”、“今天吃什么”这样的“干货”。至于体己话,贴心话,不存在的。
这就像我们买一个洗面奶,赠了一贴面膜。洗面奶非常难用,即使面膜再好用,又能如何?
再好的赠品,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它会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会像鸡肋一样,扎的人生疼。
曾经,一张被取名为“与其悲伤,不如微笑”的照片在网络上疯转。一对上海夫妻在家中着火以后,反而在一片狼藉中,笑着照了一张照片。
我觉得,这张照片反而很像婚姻的本来面目。
周围一地鸡毛,满目疮痍,但是两个人手拉手,微笑以对,再难也不觉得艰难。
我们结婚,归根结底是嫁给我们心仪的那个人。我们所有的温暖,所有的冰凉,其实根源都在于这个人。
婚姻的核心,不是公婆,也不是原生家庭,更不是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往来。
我们“小家庭”的相亲相爱,才应该是一切的重心。
完美的婚姻,是和公婆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尊重,对子女保持着亲密又独立的疼爱,与老公保持着至亲至疏的并肩。
现在的80、90一代的妻子中,或多或少会被婆媳关系困扰着。
但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将来有一天,也会为人公婆,或者为人岳父岳母。
那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下一代?他们会不会也像我们现在一样,对我们心生怨怼?
其实,从我们现在和上一辈人的相处模式可以看出来:如果公公婆婆关系很好,几乎不会出现畸形的家庭关系。
但是那一代人大多都是搭伙过日子,只能把“宝”押在孩子身上,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
换言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忽略了与爱人的关系,而关注与父母或者亲子的关系,那么孩子也会从我们身上学到这种“爱的方式”。
我们总是在谈家风,在谈原生家庭。其实,我们的小家庭,也正在酝酿新的家风,新的原生家庭。
好的家风是父母相爱,在这样的爱中长大的孩子,让人如沐春风。他们懂得什么是爱,懂得怎么爱自己,怎么爱他人。
1962年,钱钟书夫妇带着女儿钱瑗出去吃饭时,钱瑗一直观察旁边吵架的一家人,杨绛不解。
钱瑗说:“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吵架,那家孩子的父母在拌嘴……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因为她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拥有了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所以我特别感激爸爸妈妈,因为您们相亲相爱、琴瑟和鸣,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
一个性格健全,懂得爱与被爱的人,背后必然有一对相爱的父母。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中,看懂爱的真相。
心理学家诺费奥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父母不恩爱的人,其子女婚姻失败率是恩爱家庭的三倍,其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是恩爱家庭的五倍。
可见,卑劣的家庭会代代相传,相爱的家庭也会代代相传。
所以亲爱的你,不要再揪着婆媳琐碎不放,不要苦心经营着“丧偶式”的婚姻。请把眼睛放在自己爱人身上,他才是你一生的伴侣。
也不要说什么为了孩子,正是为了孩子,才要好好和老公相处。你和老公的关系里,藏着一个家的家风。
好的家风,才是一个大礼包,它像是春风春雨,滋润着这个大家庭的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