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起诉
淘宝售假店主索赔140万后,1月16日
阿里巴巴巴巴再出打假“新招”,在杭州成立全球首个“大数据打假联盟”,LV、施华洛世奇、赫基集团、资生堂等20个品牌成为首批入盟成员。
以合理价格买到海外优质商品,这是消费者选择跨境购物的重要原因。但因网络交易平台主体准入把关不严、盲目追求增长速度以及供应链冗长复杂等原因,跨境
电商成为了电商中的售假重灾区,用户正品信赖度直线下降。
低价竞争倒逼造假
早期电商的价值观均集中于做销量而不是做质量,平台商为了争夺客户数量,追求增长速度,准入门槛设置极低。与实体店互搏初期这种方式带来了流量与价格优势,但同时也孕育了鱼龙混杂的
卖家状况,使得整个行业在“假货沼泽”中陷得越来越深。而跨境电商涉及海外供货能力、物流运输成本、进口通关能力以及仓储能力的比拼,一旦沿用这种扫货、囤货、价格战的发展战略,受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目的驱使,自然滋生造假售假。
对于跨境电商中小卖家而言,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一方面,海外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跨境电商中小卖家难以获得合作授权,多数商家只能选择从中间贸易商吸纳货品,为假货流通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新政的实施与竞争的激化压缩了跨境电商的利润空间。跨境电商中小卖家资源薄、路子少,降低成本的办法有限,只能以次充好,在质量上做文章。
供应链整合是出路
早几年,由于消费者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及维权意识都较为薄弱,平台商与卖家又是相互依存的利益联合体,打假之举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消费观念与需求的升级,跨境电商的竞争焦点已不得不从价格转为品质,打假也随之被真正提上日程。平台商层面,以
天猫国际、
京东全球购为首,纷纷修改规则规范,并从技术角度查堵假货。法律层面,我国第一部电商领域的综合性法律《
电子商务法(草案)》也已提请审议,跨境电商卖家转型迫在眉睫。
那么怎样才能在保证商品品质的同时,又维持好竞争性价格呢?治本之策当然是从货源源头保证产品质量,从过程节源维持利润空间。但整合供应链是一个专业化、耗资大、耗时长的工作,跨境供应链更是天然具有技术、人才及地缘壁垒,进口电商平台巨头尚不能一步到位,跨境电商中小卖家更难以完成。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求优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的支撑。
优匙:品质与利润双赢
作为国内首家建设完成全链条云服务跨境进口供应链建设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优匙实现了商品采购与跨境物流成本的大幅度压缩,在正品保证的基础上,为跨境电商中小卖家及个人从业者创造出显著成本优势。
依靠整合强大的海外资源与技术实力,优匙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开发了洋品链直采系统,提供所有英国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直采服务。全球数以万计的品牌,欧洲各种特色、各段价位的产品,只要符合进口条件,均可采购。这不仅意味着末端跨境电商商家可以直接与上游供应商合作,用真正的“低价”采购多品类商品,且由于英国的B2C平台假货概率接近0,售假痛点迎刃而解。
而对于成本支出最大、问题也最多的跨境物流环节,优匙的跨境电商供货平台整合了货源、物流、仓储、支付、清关、营销等多种渠道资源,建设了自动化物流及海外仓储管理系统。使用平台的跨境电商商家可以享受零出错发货、全程物流实时跟踪、快速清关系统对接等服务。所有操作均可一键完成,一旦在平台下单,系统会自动形成订单,完成境内外转运,5-10个工作日内将商品从海外电商商家送至消费者手中。且物流成本仅为32元/公斤,以均价108元/公斤的国际物流计算,相当于打了3折。
更关键的是,优匙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还为跨境电商中小卖家提供了有力的售后支撑。受制于现在的海关税收制度及高昂的物流费用,目前只有实力雄厚的跨境电商平台可承担巨大的退货成本和压力,但消费者的退换货需求天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优匙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为注册卖家作出了其他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所没有的“所有问题订单全额赔付”及“本土退换货服务”承诺。
阿里巴巴的“大手笔”举动不会是终点,在市场需求及法律监管的双重倒逼下,无论是从维护声誉的角度考量,还是出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的,所有平台商都将把打假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去执行。掩耳盗铃或侥幸心理都只是一时之策,只有顺应趋势、提升转型,才是所有电商卖家的最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