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文章写得少了,因为主要是想沉浸下来,通过实践去验证很多理论的东西。
我做淘宝的时间有几年了,但真正沉下心来研究淘宝是从去年才开始的。
在做淘宝之前,我发自内心的问自己,如果做淘宝十年,自己愿意吗?
内心的回答是没问题。
有了这种心理准备我才毅然选择这条路。
学习这件事,我看过很有意思的一张漫画。
当我们随便学点小技巧的时候,会因一点点的成绩而欣喜;等再多学一点的时候,会觉得所学的越来越难,感觉自己懂得太少;而进一步深入学习,又会豁然开朗。
我自己还远没有到达豁然开朗的境界,也是在摸索中前行。
过去一段时间,我自认为比高考时候学习更加努力,常常忘记吃饭,甚至睡觉。
学了那么多东西,却仍然觉得不够用,真正实践起来又觉得学起来和用起来还差了很远。
很多公众号的粉丝也跟我说,看了我那么多东西,就是无从下手。
别说是你们,我自己写的东西,在实践中操作都会时常遗漏。
我在想,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学和做之间的巨大鸿沟。
我想,可能是源于一种懒惰。
人的思想总是很顽固的,愿意去学本身就不容易,学到了能一丝不差的执行更是难得。
我们总是想去得到武林秘籍,梦想着进入一个山洞再出来就飞黄腾达,实际上武林秘籍就在自己手里,只是自己没有去练。
就拿开淘宝店来说,我组建的群里现在已经有差不多两百人了,仍然有人说不知道该做什么。
其实把如何写标题那三篇看透了,你的宝贝曝光这块的基础就做好了。
等有了曝光,如果是没有点击,那就再去优化主图;如果有了流量,但是没有人买,那就再去优化详情页,就这样一点一滴去优化;坚持一定的上新频率,不仅仅是认准一个宝贝去测试,同时还要去测试不同的标题,不同的主图,不同的产品。
这样做下去,机会就慢慢出现了。
如果是整天喊着怎么办却根本没有把一篇文章彻底执行过,学再多东西有什么用呢?
我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写给我自己看。
我这段时间操作一个店铺,上架一款产品,第二天早上就真实成交一单,于是我认准这是一个好宝贝,刷了好几天。
我这样做却没有去观察数据,去分析客户的来源,只是因为一个真实成交就盲目去执行。
我把自己的理论都丢掉了,我把数据忘掉了,等过了四天才仔细分析,才发现之前的成交是店内其他宝贝导流来的。
这就和守株待兔差不多,因为偶然事件而误导了自己。
我决心以后做每个单品,都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做。
从标题优化开始,通过多种途径找备用词,分析词的市场容量和竞争度,筛选下优质且相关的词,通过全店宝贝做关键词布局,通过后期测试反馈做调整。
我建议你如果是新手,还有很多不懂的,就从标题优化开始,先真正动手做起来。
前两天,我和朋友聊天谈到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演员王宝强,他早年在少林寺学武,学成之后他们师兄弟很多人到片场跑龙套拍片。
王宝强成功之后,他的有些师兄弟会笑谈“这家伙就是当年和我们一起跑龙套的,今天居然能火了,真是命好啊”,王宝强能火真的就只是命好吗?
百万片酬的机会就真的只属于王宝强,而与他的那些同样跑龙套的师兄弟无关吗?
”身边很多打工的朋友都坚持不住,纷纷转行干了别的。
王宝强依旧在影视圈的最底层挣扎着,回想以前,王宝强现在觉得十分庆幸,“如果我当时放弃了,我想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
你们村里有没有某个大爷说过,“村里的xxx当年还和我一块掏过鸟蛋呢,现在混得好了哦”,我们普通人和成功的人差距到底在哪?
其实,技巧、机会有时候就那么明晃晃的放在那里,我们左顾右盼,却总是看不到它,即便看到了却不当它是机会。
有的人不管那么多,直接走上去,抱着这个机会就开始干,越干路越宽,等人家成功了,我们才叹道,我怎么就没这么干呢。
假如时间再重来一次,你还是会这么干。
假如机会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是左顾右盼,看了就扔,从来不去执行。
放下一切虚幻的技巧,忘记山洞里的武林秘籍,拿起劈柴的砍刀,一刀刀,一天天劈下去,屠龙宝刀就是这么诞生的。
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