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网讯】8月20日消息,当“互联网+”大踏步圈走高频消费行业后,一些低频而又有海量用户的行业目前也正在被“啃食”。日前,国内首家注资过亿元的法律服务平台“绿茶网”正式上线,欲重资切割法律市场这块“大蛋糕”。

据悉,“绿茶网”于201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其服务内容包括法律咨询、合同及法律文书下载、合同的审核及代写服务、诉讼业务、非诉讼业务等。
模式:要做法律业的淘宝天猫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目前,绿茶网的主要业务模块有新闻资讯、法律直通车、案件委托等。
第一,新闻资讯。据绿茶网核心创始团队介绍,绿茶网会将法律界每天发生的事件进行呈现,做一个专业的法律资讯新闻网站,给所有用户和专业法律人士提供资讯。
第二,法律直通车。据介绍,该板块主要针对普通用户,由绿茶网注册的律所律师对普通用户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在线解答、服务,解答时间为早9:00到晚6:00,有电话和在线两种方式。用户可在线选择合适自己的律师,一对一约谈。
第三,案件委托。据悉,案件委托主要针对的是律师,当公司、机构等大客户和个人用户需要法律服务时,可将案件委托绿茶网,绿茶网将为其精准找到律所律师。在案件进展过程中,客户可在绿茶网实时查看案件进展。亿邦动力网了解到,对于这个版块的构想,绿茶网会采用“滴滴模式”。当绿茶网有大量的委托案源后,律师可通过抢单接受委托。
对于未来的走向,绿茶网核心创始团队介绍到,有一个方向是打造律师人的社区。“假如说中国27万的执业律师都在我们平台上活跃的时候,我们无可置疑地会走向一个律师人的社区。”
此外,除线上外,绿茶网方面表示,其还将积极扩展整合线下资源,未来将互联网法律服务融入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对其盈利模式,绿茶网方面介绍主要目前主要包括案源的下载和管理费用、平台中介费用,“未来或更多走向会员制、VIP客户制等收费模式。”
有业内人士分析,事实上,具有淘宝和天猫“影子”的绿茶网打算让用户和律师同时“爱上它”:一边通过律师吸引有法律诉求的用户聚集绿茶网,着手收集大量用户案源;另一边则通过案源吸引所有律师注册,变成律师人的“家”。可是律师的诉求点和用户的诉求点是不一样的,“一个想体面多挣钱,一个想便宜解决各种麻烦,站在谁的立场办事?如何平衡两者的需求矛盾?这些是绿茶网要解决的大问题之一。”
担忧:律师和用户甩了平台咋办?
据了解,像运动、恋爱等领域,令平台头痛的一个事是初期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平台认识,之后会跳过平台单独交流。百合网从刚开始的交流收费到最后的不得已免费,转向做增值服务,就是活脱脱的例子。那绿茶网如何形成交易的闭环?
对此,绿茶网核心创始团队表示,绿茶网除了会引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外,还会形成案件追踪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询自己的案件进展情况。此外,对于在绿茶网注册的律师来讲,一旦越过平台交易,就上了绿茶网的“黑名单”,未来该“跳跃”律师将不会再接到绿茶网的任何案源订单。
初心:资源极度不匹配
据绿茶网总经理李海深介绍,绿茶网之所以发力法律市场主要看中其市场中存在不少痛点:其一,法律服务资源稀缺,据悉,每1万个中国人平均拥有的律师勉强达到2人;其二,信息不透明,资源极度不匹配;其三,法律服务收费太高。李海深透露,传统法律服务的律师咨询费一般在每小时200元,较为资深的律师就要在500-1000元,甚至更高。大约每10个有法律需求的人向律师咨询后,只有不到1个人选择花钱请律师。
事实上,法律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专家预计到2017年,这个数字会上升到5000亿元。
然而,如何降低法律服务的门槛,让如“奢侈品”一般的法律服务真正做到普惠大众,才是切入点。对此,李海深表示,绿茶网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标准化的产品。用户可以选择分段式服务产品,而不会像以往一样,接受一项法律服务,买了整个流程的单。“绿茶网会‘砍掉环节’、‘缩’掉水分,让法律像一个个零件展示在用户面前,让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所需零件。”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除了其运营总监来自某BAT公司外,绿茶网的其他创始核心团队均来自法律界资深人士。目前,绿茶网每天在线律师已有上千家,有超过万名各领域律师和千余家律师事务所注册和入驻。据悉,绿茶网上线时,其APP也也同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