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革命对产业升级的推动,越来越明显。
内陆城市郑州是其中受益最明显的城市之一,每年有一亿多部苹果手机通过航空快递运往全球,微软X-Box游戏机也从这里输送至北美玩家手中。
过去几年,中国货运物流增速最快的几个城市,郑州、重庆、成都,全部位处内陆。
他们的主要出口货物都是电子产品,是中国IT产业全球扩张的历史见证者之一。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制造业是骨架,服务业是肌肉。
快递物流则是血管。
血液流通的速度越快,经济运行的效率才越高。
在传统工业化时代,沿海通过低成本的轮船将货物运输至七大洲,获得先富起来的机会。
但他们出口的,主要是廉价工业品,衣服、鞋袜、玩具。
如今,内陆新一线城市的兴起,凭借的则是航空快递的速度,以及更高附加值的商品,消费电子、药品制剂、精密仪器、生鲜食品。
这股消费和产业升级的浪潮,给了顺丰新的机会。
1
世上的快递,只有两种,顺丰和其他。
前十年,淘宝的廉价风暴带火了加盟系快递,那时的顺丰,因为不享有价格优势,在市场份额上并未拔得头筹。
但坚守重资产投入十几年,给他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口碑形象。
人们说起顺丰,下意识的观感就是:高质量的服务。
但高在哪里,往往又很难一下子说清楚。
事实上,高质量服务的背后,是顺丰对创新技术的强烈信仰。
早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顺丰就已经是第一个引入巴枪移动信息终端的快递公司,而当业内其他公司还在人工暴力分拣的时候,顺丰也早早的装上了全自动的分拣流水线。
但这些,只是1.0版的顺丰,陆权时代的顺丰。
他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去提升物流的“安全性”,让货品处于随时随地可追踪的状态,确保不丢失。
而自从年初上市之后,拥有了更强大的资金调配能力的顺丰,正进入2.0版时代。
一个加速获得制空权的顺丰,悄然浮出水面。
2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递的核心价值就是快,要快,就必须掌握制空权。
8月17日,顺丰第17架波音757飞机飞抵深圳,这是顺丰航空的第40架自有全货机。
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字。
单论货机数量,足以吊打其他的所有快递物流公司。
事实上,顺丰不但拥有自有货机,也有数量不少的租赁货机,但是最近几年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
从全租赁向自有货机为主的转变。
毕竟自有货机的调配和使用更加得心应手,就像手机公司要有自主芯,汽车公司要有自主发动机一样,掌握了核心资产才能获得更强大的定价权。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的5架波音B767-300重型远程宽体全货机!
波音767拥有超大体积、更高载重、超远航程,一次可以装载25辆快递车,每辆车1600个快递箱,合计多达4万个。
或者,一次能装下10只大象,总重5吨,而且一次可飞7000公里,五次就能绕地球赤道一圈。
这些空中巨无霸的入列,让顺丰在国内完全找不到竞争对手,也让中国的产业升级获得了更强大的物流效率支撑。
3
不过,这样的机队规模,和全球快递巨头比起来,仍然显得有些稚嫩。
截至目前,美国UPS拥有500多架货机,而空中霸主FedEx的机队规模甚至已经去到了700架左右。
以顺丰目前的机队实力,想要和UPS、FedEx们在全球较量,仍有难度。
但顺丰的目标,似乎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们。
这个世界上,后浪对前浪的拍打,从来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取。
UPS的崛起,靠的是汽车对马车的技术颠覆,FedEx的崛起,靠的是枢纽机场对直飞航线的成本降低。
而顺丰,在谋求成为全球物流领导者的道路上,也必须拥有类似的必杀技。
最近的种种动作,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方向。
7月12日,一段关于顺丰水上无人机实验的视频流出,迅速引起群众的围观。
顺丰的这架无人机,是水陆两栖的,由碳纤维金属材料制成,油动力驱动,载重250公斤,巡航速度170千米/小时,最大巡航时间10小时。
还记得上一次刷屏的顺丰无人机,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像个玩具,载重量只有几公斤,似乎有点鸡肋。
但现在,他已经进化到水陆两栖,进化到巡航10小时,数百公斤的载重量了!
顺丰前两年和上市公司炼石有色(000697)成立了朗星无人机公司,至今已获得无人机专利150多项,另一款载重量超过1吨的大型无人机,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试飞。
可以说,在无人机的快递探索方面,顺丰的迭代速度遥遥领先于业界。
如此执着的投入,和顺丰自始至终对技术的信仰是一脉相承的,但如果联系到更多的相关事件,我们将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顺丰战略。
4
早在2012年,无人机技术兴起没多久,顺丰创始人王卫就开始了相关的布局。
一年后,第一架无人机试运营;
三年后,第二代飞控系统研发成功;
四年后,四轴、六轴、倾转旋翼无人机陆续首飞;
到今年,顺丰自研的Manta Ray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问世,水陆两栖固定翼无人机也试飞了!
无论是续航时间、载重量,还是环境的适应性都在不断进化,当谷歌的AlphaGo已经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你不难想象,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无人机网络将迸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
并且,对于顺丰来说,这些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实验室的研究品,而是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营推进之中。
6月21日,由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申报的无人机飞行空域,得到了有关军民航部门的正式批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的无人机试点示范,其空域范围覆盖了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五个乡镇。
顺丰作为目前唯一一家物流企业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试点物流运营飞行。
6月29日,顺丰就该项工作,向民航局进行了“顺丰暨赣州市南康区无人机快递下乡扶贫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并与赣州市南康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至此,顺丰无人机真正进入到物流业务前线。
同一时间的6月23日,顺丰再爆重大动作,宣布在成都市双流机场打造无人机总部基地,总投资7.4亿。
第一阶段,进行相关试验工作,获得商用牌照;
第二阶段,完成四川省区域内的无人机运行网络和基地建设;
第三阶段,2020年起,开始向全国复制推广。
在成都的这个无人机总部,将包括未来全国无人机飞行的运营中心和数据中心,打造一个全球最领先的中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网络。
一场快递物流行业的技术革命浪潮正在拉开帷幕!
5
去年的时候,顺丰就已经在湖北鄂州开工建设一个大型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从组建机队,到建立枢纽机场,顺丰的航空战略跟着前辈FedEx亦步亦趋,但很快,顺丰就意识到仅仅拥有大型飞机的不足。
大飞机和枢纽机场能够解决的,只是干线物流的效率。
大飞机成本高,只能投入在运量需求大的一二线城市,而下沉到三四线的城乡,就无能为力了。
平原地区还好,货车能够快速送达,但是山区呢,翻一个山头,九曲十八弯,往往一天就过去了,效率相当低下。
偏偏,我国又是一个地形错综复杂的国度,平原面积仅占12%,另外88%的面积都属于山区、丘陵和海岛。
这些地方人烟稀少,空中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正是无人机可以大显身手的战场。
假设,一件货物从北京出发,经大型货机运输至成都,然后再通过大型无人机运送至九寨沟,通过小型无人机运送至目标乡镇驿站,最后由快递员实现最后一公里的上门送货。
如此三段式快递网络,将可以让全程三、四天以上的快递时间,压缩至36小时以内,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任何一个站点,都能实现-次-日-达。
这是一个何等令人神往的技术革命!
如果这个无人机货运网络能够实现商业化,毫无疑问将是领先全球的创举,以此为武器扩张全球市场,将是典型的降维打击,轻松得如入无人之境。
6
8月22日,顺丰发布公告,其募集80亿资金的定向增发项目已完成。
其中,34亿元用于建设中转机场,23亿元用于买飞机,3亿元用于飞行员招募和训练,这是重中之重;
7亿元用于买冷链运输车和设备,11亿元用于建物流信息平台,这是服务于支线网络建设的重要一环。
根据顺丰的规划——
2020年湖北的枢纽机场将落成,无人机网络也将向全国铺开;
2025年将拥有大型飞机100架,无人机支线网络覆盖广大的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成为拥有强大实用功能的物流选择。
到那一天,顺丰的商业愿景或许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国内了。
有趣的是,80亿的发展大计中,3亿元的飞行员招募放到了一个相当醒目的位置。
据业内流传的故事,顺丰培养的飞行员中,有一部分是从优秀快递员里选拔出来的,当年淘宝兴起之时,大家都说淘宝让多少底层年轻人找到了谋生之所,而今天,顺丰让这些年轻人获得了飞越蓝天的翅膀。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