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来描述当前的农业电商是再恰当不过了。而近期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对涉农电商的鼓励政策,再次为该行业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业界也已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商不仅是电商领域的一个蓝海,农村电商的发展及其配套仓储、物流等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等“三农”问题将产生显著效果,而且有利于推动农村传统的流通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
于是近两年,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京东实施的“电商进农村战略”,大北农集团打造的“三网一通”,隆平高科的“在线、贴心、高效”农技服务计划等等,这些电商巨头或涉农企业纷纷开始针对农村电商市场的争夺战,其中也不乏互联网企业跨界农业领域的代表,如分布式农村电商的领航者——新农宝。
然而,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中业务已经成熟完善的电商巨头,还是希望借助自身业务的优势进行“加法式互联网化转变”的涉农企业,农村电商的运作,都远非外界看起来的那样简单。因为对农村电商来说,物流是电商进入农村市场的第一道难题,也是能否站稳农村市场的关键。
物流的难题体现在:其一和城市相比,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都难以将触角延伸到村级用户,形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其二互联网化程度相对较低,意味着农村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线下推广会耗费很大的推广成本。由此造成供应链长,很多农产品到消费者手里已经加价四五次,导致成本增加。?
因此,面对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将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规划照搬到农村是不可行的,电商企业必须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事实上,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苏宁提出乡村服务站计划,京东的京东帮服务店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所做的有益尝试。
而新农宝的打造双向供应链体系无疑是当前突破农村电商的物流难题的唯一真正落地的举措。所谓双向供应链体系即将“下行供应链”、“上行供应链”通过直供O2O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而言:
1.下行供应链
农资电商直供O2O服务。通过新农宝服务站,将合作厂商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电器、日用百货等销售给广大的农民朋友。打破中间商层层加价行为,将商品直接从厂商输送到用户手中。通过节假日联合促销,统购统销等活动,打破传统农村零售业的赊销坚冰,进一步让利于民,并逐步在广袤的农村市场建立契约式商业模式。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切入点,改变农村商业环境。

图1 农资及生活消费品进入农村
从2014年11月起,新农宝已在东北、中原区域及南方市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内蒙,安徽,甘肃,新疆,陕西,贵州等十多个农业大省完成战略布局,发展线下服务站数千家。日前,这些服务站运营状态良好,如果贵州岑巩服务站将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电器、日用百货等通过新农宝服务站销售给广大的农民朋友。破除中间商层层加价行为,让利给农民,并打破传统农资经销商的赊销坚冰,逐步建立契约式交易,改变农村零售环境。
2.上行供应链
农产品产地直供信息对接服务。通过新农宝服务站,将周边的农产品引入到新农宝电商平台上,直接对接到城市普通消费者、城市O2O社区商店以及大型批发商场、农产品加工厂等。打破中间层层收购贩子的信息垄断,使供需信息透明,改变物贱民伤格局。

图2 农产品进入城
例如新农宝组织的一次石门大枣公益助销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农村品进城的实践。因为石门主要是山路或铺石路,没有一条平坦的柏油路,石门大枣的客商需要耗费大量的运输成本将大枣运出石门售卖,而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客商不再来石门收购大枣,只能依靠村民们自己用农用车把枣从山里运出去,再用简陋的渡船摆渡到黄河对岸。素来作为村民们主要收入来源的枣子却成了沉重的负担,得知这一情况后,新农宝农村电商平台立即伸出援手,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为石门大枣广为宣传,同时积极于线下寻找销售渠道,成功的将滞销的石门大枣销售给城市消费者。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的占比日益增加,农村居民利用网络购物的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而且这种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可预见,双向供应链体系的不断渗透和完善,将会对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