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刘筱是3000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许多人都听过他的节目,在夜半时伴着他磁性的朗读声入眠,甚至有些人戏称刘筱为耳边的“男朋友”。
这位从来“只闻其声”的大V,也开始尝试揭开神秘面纱,步入视频号的领域,以一个新的姿态,进入内容创作与商业化的第二春。
夜听刘筱
遇见一个喜欢你的人,不难;遇见一个待你如初的人,不容易。
视频号
他能否在视频号上延续公众号的成绩,锌榜将带大家从刘筱的案例,寻找视频与图文音频好内容的规律。
01
一个支点,撬动3000万粉丝
刘筱开始在公众号做音频时,彼时已有视觉志、十点读书、罗振宇等做得不错的账号,公众号看似没有机会,但是刘筱依然找到了一个支点,并通过它撬动了3000万有价值的用户。总结下来,他的经验是,给用户带来价值,并且持续输出内容。
好的内容带来的是指数增长,刘筱认为,“第一个半年只有10万人,纯内容驱动,我每天盯着后台,它的涨幅一直上升。我当时拍了拍脑袋,猜测最后会有3000万人关注,结果确实如我所愿。10万人以后就开始很多人进来,从10万到100万人只用了一个月时间,100万到1000万也就几个月。”
夜听公众号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如果说她睡眠不好,心情不好,今天能够听完这段声音,心情变得平静,听到最后‘晚安’时,能够真的睡着。确实有很多用户给我们反馈说,甚至不需要听我说什么,但是听到最后讲晚安的时候,自己睡着了,这其实就是我的目的,能够助眠就是很大的价值。”
刘筱的声音,逐渐成了许多听众入睡前的安心剂。刘筱提供的睡眠价值,是夜听与用户之间强有力的纽带。
留住了用户,商业化也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程序。
“夜听之所以能够商业化,是靠用户的选择。当时微信的朋友给了我一个数据,夜听公众号有1700万左右的月活,就是有一半以上的用户是固定的,每天大概200万人在听,所以是稳定用户在习惯性收听。”
夜听的头条基本都在10万+,这是基于3000万粉丝基础的,“只要你把优质内容持续性地输出,用户就一定会在。夜听没有爆款逻辑,不是一夜之间爆发,它是逐渐的在增加的逻辑。”
02
公众号遇平台期,转型视频号
公众号的增长是有限的,3000万之后,便是一个平台。用户是很容易审美疲劳的,面对3000万粉丝持续输出内容,夜听也要谋求转型,才能保持遇用户的强互动。
“用户收听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觉得节目形态老化。我们现在也是一样,一是题材的老化、重复;二是节目形态的不够丰富,从最开始的纯音频,泛心情的状态,到后来加入了一些听友的真实案例,保证了内容的丰富程度。除了用户审美疲劳,内容团队创作也会有疲劳。”
过去两年,夜听错失了从图文、音频到短视频的机会,错失了抖音、快手转型的机会。但这种暂时的原地踏步,并没有让刘筱感到泄气,反而有了更多的期许,对视频号平台的期望。
“我觉得错失也是一种美好。如果我们把精力投在抖音、快手的话,我就不可能全力以赴做视频号,团队可能会满足于现状。现在视频号的出现,我们因为过去的错失,所以会产生危机意识,场地也好、硬件也好,团队也好,都是在全力以赴,这就是夜听现在的机会。”
公众号的流量基础,对“夜听刘筱”的视频号是一种助力。
“没有公众号的夜听,就不会有视频号夜听的数据基础,这些都是过去三五年的积累。”拥有百万级粉丝量的夜听夜听刘筱视频号,在这片新领域中已是大V了。
对于视频号,刘筱的规划是先沉淀流量,打下基础再去探索更多维度的内容。
“视频号运营有爆款思维,但是这里的爆款不是围绕热点或制造爆款,而是符合用户群体喜好内容的爆款,让他们沉淀下来,再创作维度更丰富的内容。”
刘筱认为,夜听会通过直播来商业化。“首先,通过商品方式,带动直播间的流量增长,让喜欢我们内容的人知道,原来夜听也有直播间,还有很多货真价实的福利,我们先把直播间的流量做起来,然后同步后面的商业化,其次,尝试结合商业化的粉丝运营,比如用户在直播间买东西,我们如何给用户提供后续的服务,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03
关于普通人的内容更适合视频号
试想一下,你在抖音上刷了一条爆款内容,但大多数时候你并不会把它分享到你的社交圈子里,因为它与你无关,也不符合你的人设标签。
刘筱说,夜听没追过热点,也不请大咖和明星,夜听记录的是普通人。关注一般人的恋爱、结婚、育儿这些最切身、最靠近生活的话题,才是刘筱和夜听一直与粉丝保持高粘度的原因。
因此,夜听的内容在情感上与粉丝更接近,也更容易形成人设。
“有个用户看到夜听的视频号从零到现在,找到一种力量,‘原来图文音频做得很好的夜听,刚开始做视频也可以做得很差,但是夜听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精进,不断的改善,改着改着就变得很好了’,那个听众说‘我们做事情是不是都应该这样呢’。”
谈到内容创作的小“秘笈”,刘筱说:“每次写完稿件,或创作音频之后,你有没有被感动,一种内心的喜悦感。如果说自己完全没有,那你永远不可能打动用户。所以我常常会说,自己被打动了,才能与大家产生共鸣。”
除了情感关联之外,刘筱还总结了他们如何输出“干货”。
“干货太多,内容就跟情感离得远,但是稍微对干货进行总结,构建一些情绪进去,几句饱含情绪的总结反倒促使粉丝的点赞冲动。想要高点赞,除了纯干货,还要结合一点非干货的东西,能打动用户的内容。这是我们擅长的,用户内心表达不出来的,创作者帮用户表达出来。”
注:文/锌榜,文章来源:锌榜,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