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创业具有倍增效应。一人开网店,可以带动3.8人就业”。

(亿邦动力网讯)蚁族、蜗居族已成为庞大的群体,随之而来的“逃离北、上、广”,“回乡创业”,“自主就业”已不只是个别现象。
日前,淘宝公益广告现身央视,呼吁年轻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舞台。此刻,许多回乡创业的故事正在淘宝网上发生。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王梅珍就表示,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外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和希望回乡创业的人很多,正形成一股潮流,这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可是,由于他们缺少适宜的项目和信息,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农民创业很容易遭到失败,更多的农民想创业却无业可创。各地政府应出台政策,寻找项目,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的王小帮就回乡创业并通过电子商务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000年,王小帮和新媳妇怀揣着3000元钱,满怀和所有打工仔一样的创业梦想,远离家乡投身到城市打工族的队伍中。北漂6年后,王小帮终于意识到,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想在城市站稳脚跟,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2006年春节,王小帮和媳妇卷起铺盖,回到了阔别6年的父母身边。回乡之后,他给自家接通了网络宽带。2007年11月,王小帮在网上注册了一个淘宝店铺,取名“山里旺农家店”,专营当地的红枣、核桃、五谷杂粮、冠云平遥牛肉等当地土特产。目前,王小帮靠着“山里旺农家店”平均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这比在北京打工的时候我们两口挣的都多。”王小帮说。
农民工返乡依靠淘宝网创业在苏北地区还有着更广泛的现实例子。地处苏北的徐州市沙集镇,当地青壮年几乎都出门打工。3年前,沙集镇青年孙寒从移动公司辞职开设了村里的第一家淘宝网店,他的举动颠覆了当地要赚钱只能出门打工的传统意识。外出打工的青年全部回来了,当地2000多家淘宝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因为网店的需求,镇上新建了30多家木材加工厂,在外地打工的木匠也全部回来了。根据2008年统计,沙集镇网店销售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
在大城市里,蚁族、蜗居族不仅是农民工,许多大学生在城市里也寻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仅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200多件。通过电子商务自主创业就业,是委员代表们提得最多的话题。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表示,今年暑假大学毕业生将超过630万,再加上历年还有一些积压没有就业的学生,估计总数在700多万,形势非常严峻。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让不少大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梦想;而互联网高速增长所蕴涵的巨大商机,则激发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冲动。
但是在淘宝网,许多大学生也依靠经营淘宝网店,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义乌工商学院学生商学院学生杨甫刚,两年时间他通过淘宝网做了4万多笔生意,已经是双皇冠卖家,每天出货量超过100单,现在已经在为手下的6个员工发工资了。像杨甫刚这样在网上成功创业的在读学生,在义乌工商学院不在少数。义乌工商学院的学生中很多人没毕业就已经是盈利可观的淘宝网店老板了。
有专家评价,回乡创业、自主创业和虚拟世界为当代人提供了经风雨、受锻炼的广阔天地,也为有志青年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了广阔舞台。如果网络创业就业能够普及,让更多的人在互联网上实现创业,将带来社会、企业、个人的多方共赢。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表示:“网络创业具有倍增效应。一人开网店,可以带动3.8人就业”。(编辑:舒小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