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盛传,马云在5月曾在淘宝内部做了一次小范围讲话。梗概主要有三点:第一,不扶持上游导购网站继续做大,而是要数量,阿里巴巴的流量入口应该像草原而非森林;第二,产业链上鼓励和异业合作,比如视频网站、娱乐网站,而尽量不和同业合作;第三,不扶持返利类网站。
此言一出,淘宝与导购、返利类网站之间的关系迅速敏感紧张了起来。
坊间传言不可尽信。但是近期淘宝在开放战略上真实发生的变化,也似乎让人觉得,即便马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淘宝后期也一定有所考虑。
变化之一就是,导购类网站发现,淘宝开放平台在不断地关掉一些曾经对他们敞开的API接口,比如他们可以用来分析用户喜好的收藏夹接口,还有一些搜索的接口也进行了收缩。之二则来自返利网站。这种真金白银返给用户实惠的模式,遇到了来自淘宝即将推出积分宝业务的变革。即:以后所有通过返利网站返还的现金,都将换成以积分的形式在淘宝站内兑现 —— 这相当于让顾客再次到淘宝去购物才可以用掉积分,对于返利网站来说,相当于把核心价值拿走了。
对于淘宝和任何一个商业体来说,会产生应激的自我防卫反应,势必是自己的根基受到了冲击。淘宝的核心正是流量,如果导购和返利再庞大下去,和它曾经脱离的百度有什么区别?
有这样一笔账:以今年第一季度曾鸣教授在淘宝内部讲话数据为参照,淘宝首页的日访问UV是8000万。而通过Alexa等渠道抓取的美丽说和蘑菇街(以下简称美蘑)两家的力量之和超过800万。从入口看,仅仅两家导购网站已经占据了淘宝流量的1/10。
淘宝的另一数字是,每天订单量1500万,客单价60元。美蘑两家近200万单,客单价相似。同样是接近1/10的比例,但美蘑所聚焦的服装是淘宝最大的品类,但它们的交易额所占是淘宝20%-25%。这显然是一组简单明了又有看头的对比。
最近几年来,淘宝在推动开放平台战略上其实花了不少力气,直到逐渐明白了什么叫“开放”、“开放”需要什么。包括美蘑等创业公司的初期,很多都得到过淘宝的扶持和帮助。在这条路径上,淘宝一直在行走。但从之前大力扶植和吸纳第三方进入开放平台,到逐渐对开放策略进行一些收缩和微调,淘宝一定意识到了某些潜在的危机,或者遇到了纠结和迷思。
而这些最终仍会回流于淘宝的“新流量入口”,正在让淘宝不得不重新看待自己开发的战略,以及重新思考和划分自身开放的边界。
纠结
不如让我们先来定位一下,在淘宝的大体系中与开放平台相关的几个部门。
主要有三块:
首先是卖家服务市场,隶属于天猫商家业务部。它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卖家群体,通过开放平台战略引入比如针对店铺运营、给店铺装修、促销等运营和偏工具类合作伙伴即ISV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开发商),淘拍档和全新的聚石塔都是来自这里。
第二部分是买家应用中心,隶属于淘宝产品技术部。这部分是对买家开放,主要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高黏性,让他们能在淘宝停留下来。比如那些能提供好的内容、咨询和导购类的ISV就是这里最欢迎的合作伙伴。
第三是淘宝联盟和淘宝无线开放平台,它们同归在一淘之下。这是一个充满了交集的部分。那些和淘宝有分成关系淘宝客,以及很多以分装成APP形式存在的各种应用都汇集于此。
“其中第一块因为是向卖家开放,并不直接产生网站用户,增长也相对平稳。淘宝现阶段更看重的是如何开放能让买家更多的在淘宝停留和产生内容,倡导用户的黏性和停留时长。” 一淘宝内部人士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