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讯】5月22日消息,在今日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田江雪称,腾讯希望自己的超级连接战略可以打造成零售增长的引擎,以数字化用户作为驱动来实现对于用户的全触点,包围式的零售体。
田江雪称,腾讯希望未来能和零售行业行业一起打造一个倍增计划,这个倍增计划包括打造零售行业可规模的私域化流量,打造数字化用户驱动的人才组织。
“我们邀请所有愿意把微信作为主流量阵地,愿意打造规模化私域流量池的零售同行一起来参与,短期我们会以微信上的零售GMV为主要标准,长期我们希望带给零售业好的增长方式,有更好实操感知和经验。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零售行业的人才库和零售行业的方法论。”田江雪说道。
以下为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田江雪详细演讲速记:
田江雪:非常感谢大家,我觉得自己是非常非常的幸运,因为智慧零售成立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然后我非常感谢今天能够在这么大的一个舞台向这么多的观众汇报我们过去一年跟合作伙伴合作的心得,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刚才吴声老师讲这是一个行业的光荣与梦想,然后我也特别想回应昨天论坛上步步高的王董事长说的,王董事长说过去一年跟你们合作我感觉在山洞里穿行,过程挺辛苦的,也非常迷茫和期待。他演讲的主题词叫“曙光初现”,我跟他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非常不容易,但是在今天也非常非常兴奋的看到可能面对的曙光,即将要敲开那一点点的窗比想的还要大,还要兴奋。所以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刚才Davi讲的这一页作为开场,我们现在提的智慧零售不是一个对技术,既有行业的单点优化,而是对一个行业的重构,对于一个行业组织方式的重新思考,我想这是我们对智慧零售的看法。
在此之前我也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回顾,在零售行业的运营之外,到底这个行业之外发生了什么?我想两件事情,第一是我们的用户变得有多快?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调研报告,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从业者来讲,可能50%多的用户在进店之前,他其实在互联网上有非常深度的研究和思考,同时我们在很多一线导购交流下来,超过3成用户很可能离店之后跟他联系会买单,互联网对他的期待不断提高,互联网对他的影响不断加深。
今年的元宵节我在沃尔玛的店,我们在扫码购的门前站了很久,想观察来往的人流,有一位目测已经70多岁的老大爷非常淡定的拿出手机扫了三个商品出门了。我当时看到,我当时的心理是这件事情在两年前甚至一年前能想象吗?但是他现在就在我眼前,用户变得这么快,真的准备好了吗?现在想讲的第二件事情是技术的演进,加入腾讯就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腾讯是一根电话线,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做一根电话线”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我们有电话和没有电话之前有什么变化,大家都有电话,都有电话号码,第二件事情是我怎么拨出电话,知道怎么接。第三个是我跟你沟通之间具备高质量的传输,有可能有视频,有语音,这个就是通讯本身的连接三元素,今天我就把这个能力映射到今天一直跟大家提的7种武器,为行业带来的能力上面也反映在这三点。
第一个我们有非常庞大的用户,商户的ID资产。今天很多人跟我讲每一个走进门店的用户99%的可能性在用微信,而且他在微信上花非常多时间。同时有99%的可能性他有公众号,有小程序,很大一部分人开始使用企业微信,开始尝试用个人连接,这个连接能力已经存在行业的没一个人当中。
第二个事情是怎么让电话收和发?我们用了一个围绕用户的通知机制,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复杂的方式,有公众号用户的模版消息通知,有个人的传导,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方式跟用户交流呢?因为拥护就是需要这么多的环境,跟你说不同的话,我们一直想怎么跟用户合理的沟通,不骚扰他,能够让他任何时候都能够接收到通知。上周在欧洲,年初在美国,在日本都仔细看了一下周围,我觉得很有趣的现象是周围都没有二维码。然后在中国很不一样,大家看自己周围的平方几公里肯定都是有几个二维码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很宝贵的一个蕴含能力,是因为我们的用户已经很自然懂得怎么触发和怎么开始,连接到我们的连接器,连接到更多的体验和服务,这个是一个宝贵的资产,而且它是非常独特的,领先的一个环境。这个环境配合上我们不断丰富的,在的这个环境上能够做的事情,从一开始公众号的文章再到小程序开发,再到支付,再到背后云支持。
这几者结合起来给了我们很大的,可能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重大优点,有几个因素需要大家值得考虑的是极低的创新成本。在日本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是在中国就只需要贴一张码,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无缝连接,这两者是巨大的资产。人才可以被数字化,才可以被无缝高效的数字化,这张图是我们希望打造的智慧领袖,物理世界之上的虚拟化的,数字化的二楼。
这个二楼是什么?首先它不是电商,我们相信有一部分的商品是可以纯线上的购买,有一部分商品可以纯线下购买,但是用户的期待,技术的演进,越来越多的商品需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去购买,去完成。所以我们要面对数字化的一楼和二楼一定是融合线上线下的体验,融合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都能够以他的需求感受,诉求为触发,完成他的体验。无论他今天想到店还是不想到店,都能够被相似的体验所包围,无论今天到店之后就想买,还是离开很久之后才想买,都能够很便捷的完成,这是我们的理想,但是到今天还有很多很多断裂的地方。我相信随着我们人的数字化提升,是能够实现零售商通过跨线无缝覆盖,每一次覆盖转化率的提升,实现我们从单个交易场景的管理到用户的经营,这个是我们对智慧零售自我的要求。
因此今天我们在这里提超级连接这件事情是我们经历了一年之后,开始越来越清楚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希望超级连接作为增长的引擎,以数字化用户作为驱动来实现对于用户的全触点,包围式的零售。
首先解释一下,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希望腾讯是什么,也回顾刚才讲的话,“我们希望腾讯是一根电话线”,从过去每个零售商能够跟用户接触的,割裂的触点到线下的门店,到线下私域的流量,到社交圈,再到公域的流量和触点,都能够被包围。我们希望腾讯怎么融入产业?其实过去一年的沟通当中,我特别怕听到的是什么呢?是很多人来跟我们说“好的,现在跟我们讲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吧,跟我们汇报一下你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是一部分,这不完全是我们想做的事情,数字化助手对成功的标准应该怎么定义呢?我们内心的期望是跟伙伴一起打造一个全新的,所谓零售的运营体系,这里是我们隐隐约约的方向,可能不完善,但是和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零售的要素其实是非常不一样,货和场之间是一个非常固化的,这个硬性的关系通常是中心式的计划执行,不同的场之间也是争执,非常难以协调。而其实人是非常边缘化的,一年听一两次GM的报告是非常不错了,从最右边开始,我们希望人是一切的驱动力,人的管理是落实到每一个企业的最小组织,每一个场或者个体都能够为资产负责,他需要关注的是今天KPI,我有多少用户,有多少潜热用户转成了兴趣用户,转成了忠诚用户,这是每一个人的职责。怎么做到呢?通过包围,不管私域流量,还是在社交流量,或者公域当中都能完成各种各样的体验。背后是我们很丰富的业态,这个业态是需要根据我们用户需求去迭代的,所以这个是我们希望在未来长期能够实现的一个零售的运营体系,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打磨,把这个体系不断的落实到每一个零售企业当中,他可能在不同的行业当中有不同的样子,会长成不同的情况,但是这个是我们希望做到的事情。具体回到我们长期的目标,落到我们短期,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包括可能我们在未来的1到2年,2到3年都要跟大家面对的短期目标是什么?我们叫两个基本的短期目标,第一个叫现有客流的数字化。
第二叫.COM2.0。我们希望用户在数字化的一楼和二楼之间穿行,其实今天是非常割裂,非常不完整的,我们怎么实现呢?所以我们今天要花非常多的时间要打造穿针引线的过程,我们要在既有的场里面识别出来每一个人是什么时候来过,他来之前和来之后做什么,我们在你还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去打造属于他的场,能够满足他需求的业态。
我们先说左边,左边的问题是经常和每一个零售商沟通都会问的问题,你现在客流的数字化比例是多少?意思是你每天进店人流买单过程当中有多少笔订单是精确的知道这个人是谁的?我们通常遇到的表情都是一脸懵逼,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想过的原因是大家不想面对,不想面对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为你需要不断教育终端的导购,不断的在终端做很繁琐,很麻烦的执行,不断的告诉他“你要不要加一个会员,你注册一下吧”,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的执行过程。上个月在日本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他说我们也花了非常多的力气来试图跟踪看每一个用户是谁,但是我们不敢相信这样的数据,如果我们相信的话,可能现在有2000多个人住在皇宫里面。
刚才我们讲过为什么今天要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刚才讲的超级连接器的形成,在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当中无缝连接以后,可以让我们的人很简单,很有趣的被精确的数字化起来,被跟踪起来,被成为用户的资产,这个是我们第一步,要跟很多人共同打造的事情。
第二个事情想打造完全属于大家的,满足他的线上场景的,属于你的不被人掌控的私域的线上业态,我们叫做集合成为.COM2.0。这个需要蛮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在前期客流数字化要超过半数甚至进店用户都能够被数字化,通常要做到现有业态的5%到10%的增量才是能够开始以我们新的运营体系开始思考和变革的起点,所以真的是一个漫长的山洞。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以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我们在这个当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快的做到,可以更快的看到曙光。第一个我们想分享的是怎么样实现现有客流数字化?这个是我们放的最多的一张PPT,也是我们分享最多的案例,但是每一次分享的时候,左边的数字扫码购,左边的数字都是以肉眼可见和感知的速度和增长和变化,这个反映了什么?这个是很多超市都会标配的,但是它带来的价值,对于客流数字化的程度,对于怎么样更好的穿这根用户之间的针作用很大,为什么?因为它带给了用户实实在在的价值,也带给了商户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跟沃尔玛讨论过,用户会在午餐时间,过去很少有的,去大店里面买午餐。商场也会发现扫码购的用户平均到店频率其实比线下一般的大牌高30%到50%的,它是一个非常高频让用户感觉到有趣,有价值的方式。所以这是一个能够快速形成数字的累计,上次分享是2000万,现在已经是3000万。我想这个当中是我们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的非常好的案例,用户感到有价值,同时数字资产是在无形当中被积累下来的。
我们通常感受到交易把我们数字化比例拉到很好的执行,拉到很高的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的话,我们还有更多的玩法可以去叠加,可以帮忙把关心的问题做到更高,特别想举的例字是这个MAC的口红,你从进店就感觉到小程序是无时无刻被包围的,无论是想看一个气垫在小红书上的评价,或者是我想给最新的王者荣耀的妆容做一个合照的自拍,其实都是触发小程序的机会。每次用户一扫码,一触发小程序,不管他干什么,其实都是在用他的小程序跟你拨了一次号,告诉你我来过,我可能喜欢什么。同时对于他来讲有更多的体验,可能过去线下很少能够知道的,我每次走到化妆品店都很懵逼,我很少有资讯在这里被得到,很少有个性化体验在这里被得到,这是一个双赢的体验,创造出高水平的客流数字化。
接下来分享的案例是在没有交易场景的零售商,他的客流数字化也有非常多的经验可以打造,这个是我们上周前两周热搜第六名的案例,其实是pony跟王健林一起在丰科万达逛街的时候,当时有10个点位带两位老板,从开始到结束都有一个游戏化的界面,告诉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对于商家的引流和聚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这样很精心化的设计,能够把进店客流数字化的水平做到非常高的程度,同时也累积了巨量数字化的资产。甚至是说离我们传统的终端消费者始终有一段距离的,我们叫做品牌商的角色,其实也有扫码的方案能够帮助大家实行通过商品上的二维码有效互动,实现客流的数字化,了解你的用户在哪儿,在做什么?所以这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手段,实现我们客流数字化,打下我们的地基。
接下来想分享的就是.COM2.0的全新业态,为什么我们要做.COM?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业态,我想跟大家强调3个最主要的价值和观点,第一这是完全属于你的流量,你从线下带来的流量应该属于你,这些用户应该永远属于你,永远与你对话,而不是被平台分配,第二你在这里有完整的用户资产的沉淀,你完全知道从来到后来在做什么,喜欢什么,对他的每一步有完整的掌控。第三这是你自己的品牌,在私域的流量集合当中,他的品牌没有被平台代言,所以不管你是奢侈品,不管你是迪奥、香奈儿,或者是我们到拼多多是一样的存在,大家对他的品牌感知是被平台所代言。我们今天一直想做.COM2.0,在这个平台上对大家最直接的价值,在私域的流量当中初步摸索出来三大主要的方式,能够形成一个可规模化的,能够帮我们实现第二做地基的,一定程度的私域化交易的一些打法,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
第一个是官方的小程序商城,去年11月8号的时候,其实是优衣库的AXon的限量款的发行时间,优衣库所有限量款都是一上线就秒杀的,所以我们组织了很多同事秒杀群,等公众号的消息一出来,可以购买之后,所有同事互相提醒马上下单,马上购买。我当时在去美国的飞机上,硬挺着几分钟也不关机把它下单了。这个为什么要搬到微信上来?我想今天也有很好的答案,因为社交化的触点,能够放大品牌的力量,能够借用社交的力量更好的传播,很流畅的交易,很好的触发用户的场景。左边是丝芙兰,通过更多品牌在联名的销售,能够带动用户主动的传播和分享,这个就是小程序的官方旗舰跟社交平台天然的互补和放大的作用。
我们发现了第二个非常可规模化的业态叫官方导购,我们发现线下每一个人都是领袖先锋,为大家代言,为大家做到线上场景的延伸,甚至在线上一个人就是一个店,一个人就能够承载一个新的店,当然这里有很多的例子,我们分享过很多的例子,刚才Davis也分享过,我们还有几个案例待会儿跟大家仔细的分享。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个小的案例,这是我们参加倍增行动的一家品牌商——七匹狼,他在福建漳州的导购发现来自1588公里之外贵州的订单,他非常奇怪。下单之后,问这个导购说为什么你要接到这么远?那个用户说我搬家了,但是我一直很喜欢你的服务,所以麻烦你帮我寄过来。然后上个月的郑州天气很差,连下了7天雨,整个店内没有任何客流的,导购其实挺着急的,所以那天下午,郑州几家店联合起来,说我们能不能做一次线上活动,所以当时设计了一款线上秒杀的活动。基本上下午开始提出预案,晚上就开始上线,当天成交7家店150单,超过了过去同样水平线下成交的客流,所以这个案例是非常让人振奋的。400家门店当中100%都能够出现官方导购的承担,每一个3导购会打非常非常细致的标,而且这些标都是来自跟用户真实的观察,互动和交流,它到底是妈妈,还是白领,她究竟是冲动的下单,还是要想很久?这些会和线下的互动当中会有精准的高质量承担,同时也是跨品牌执行的。
接下来也想跟大家做简单的分享的是第三种,可规模化的私域流量,就是我们的超级社群。群是一个很特别的场所,他有非常强的社交性,他有非常强的普通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动,所以我们发现当把社群当中最活跃的用户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爆发出来的流量是非常惊人的。不管是永辉的VIP群当中会安排非常主动的妈妈跟大家说“今天的小黄鱼做的很好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高的增量,同时是品牌本身更好的黏度和忠诚度。
在刚才大致讲了三个基本的能力,可能是三个基本的流程,这是一个很漫长,很繁琐的过程,需要跟用户梳理出到底有哪些触点,到底有哪些可以通达的途径,教他开车?再去教他说每个途径应该匹配什么样的能力,接下来可能是跟数据上的互通互达。在地基打完之后,今天采访当中也跟大家分享从,感觉到今天从幼儿园快要毕业和快要上小学的道路,我们也确实感觉到今天分享的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的序章。我们也希望之后有非常多行业可以深度演进和变革的方向,也有可能我们从刚才吴声老师讲的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到千人一面,能够事先我们区域当中极大的更新,高速的迭代和无缝协同。有的业态用来做留存,有的业态就是单纯的体验,这个过去都是很难想象的,也有可能实现用户的深度理解和了解之后,能够实现供应链反向的定制,更深度的影响我们的场,影响我们的货。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明天到底能干什么?我们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接下来想重点会跟整个行业一起来深度打造的倍增计划,这个倍增计划起点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内部的交流,发现这个行业其实人才真的好少,我们发现一直在谈私域流量的运营,我们刚才讲到不管是官方旗舰店、官方导购,其实都涉及到非常多私域流量运营的经验。我们非常惊奇的发现在整个中国运营过规模化的,上规模几十亿操盘手的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导致了有很多简单的问题,但是我们被不断的重复问到,公众号菜单怎么设置,某某消息应该怎么发?我们就想说干脆把大家聚集起来上课,后来发现上课也不够过瘾,我们上课之外会带大家实操,竞赛。
最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影响力的活动。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我们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我们是组织、观念、人才的较量,我们对人才的升级速度,对于组织转型的速度和对于观念变革的速度,可能是我们下一轮胜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这里,想跟大家重点打造的是属于我们这个行业可规模的私域化流量,打造数字化用户驱动的这样一个人才组织。打造学院式的,不管是一对一的培训,还是辅导,还是竞技,能够让大家真实的感受到在非常有经验的操盘手代理下,成为一个小小的伙种,回到你的组织,进行观念的更迭,推动这个组织一点点的变革,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想陪大家一起走过。
因此我们邀请所有在微信当中,投入愿意微信作为主流量阵地,愿意打造规模化私域流量池的同事一起来参与,短期我们会以微信上的GMV为主要的标准,这个不是最终的标准,但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好的方式,有更好实操的感知和经验。同时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的人才库,打造这个行业的方法论的打造和沉淀,最后也希望对于先进的业态,对于今年会出来的小程序官方旗舰店,甚至更多开发出来的先进业态都能有先进案例的奖章,能够帮助大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