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规则的产生总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有起有落,有悲有喜。起落悲喜过后就是适应和改变。

(亿邦动力网讯)写在前面:一个新规则的产生总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有起有落,有悲有喜。起落悲喜过后就是适应和改变。先破而后立,此次新规上线之后的“破”已经明显看出(各位卖家跌停的流量截图就是证明),而“立”也只是从各个官方论坛的管理员在帖子里用文字描述中看出(数据证明可能不屑截图出来予以说明)。是否最终真的可以“立”,是否“立”的好,还请淘宝的决策者再深思。
问题出现之后要找根源,这是我经常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且来看看我对此次问题所思考的根源问题。一家之言有误莫怪。
困境一、(感谢3楼网友的提醒,此处为本人过错,特此更正)
困境二、接入口狭窄。自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在任何一家银行里办理个人网络银行的人每天都在增加,在商业区谈论在淘宝看到的产品比在店里看到的便宜很多的人每天都在增加,在商场试衣服不买的试衣族每天都在增加,于是淘宝大热,同时越来越多的个人或者企业进驻淘宝,卖家人数和商品数量以核爆的方式增加。而淘宝的商品介入入口就这么多。非常有限。当时的入口全算下来也就是关键词排名,类目排名,直通车,卖霸,淘宝客,淘宝联盟,社区广告。这些入口远远不能满足暴增后的要求。于是从去年开始,淘江湖,分享开始上线,同时开始大力推广淘宝联盟广告。
危机一、淘宝诚信危机。因为淘宝庞大大,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诚信危机是被社会和媒体最早曝光的负面影响。
危机二、竞争危机。现在的电子商务市场用99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经济老师形容当时的汽车行业的一句话来形容:一只大狗后面跟着一群小狗。淘宝就是这只大狗。但是现在纵观国内的汽车行业11年过去了。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生产型行业的例子不知道运用在科技服务性企业需要几年。也许像易趣,或者最初的搜索引擎始作俑者的张朝阳的搜狐。(此处原先我对其阐述有没核对的过错,感谢3楼朋友提醒我在此纠错)
危机三、国家政策。电子商务的核爆式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于是今年出台了实名制等法律约束。这样很好市场规范。但是记得我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还写到:国家有意向想要将各自独立的支付平台规范化统一化,由中央银行控制。如果这一条真的实施的话,以后买家只要有任何一家的网络银行就可以在任何平台甚至任何一家独立的个人购物网站上购买合适便宜的产品了。这一政策如果在淘宝上市之前推出的话。那淘宝的上市路途就会就会更加遥远了。因此现在的淘宝正在不惜一切手段确保短期漂亮的盈利数字的同时大肆打破原有平衡甚至不惜踢掉“不守规矩的卖家”制造高品质繁荣现象,加快上市融资的步伐。争取时间完成上市计划。(编辑:舒小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