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互联网两家公司的诞生日,一个是已满九岁的支付宝,一个是刚过五周年的凡客,前者是一个富二代,后者是一个纯屌丝。
当然支付宝的发展也不总是一帆风顺,创业伊始的艰难也只有自己知道。
2003年10月18日支付宝第一次在淘宝出现,当时团队只有3人,服务的第一笔交易是台二手相机的越洋交易,第一个月完成交易30笔,总交易额约1万元。
而今作为阿里巴巴巴巴的关联企业,支付宝拥有注册用户7.5亿,日交易量超过45亿元。
做到这一切的支付宝,无疑是有话可说的。昨日,这家融合了混血基因的公司在九周年之际全体高管集体亮相,在“大当家”彭蕾的带领下对外聊起了时下热门话题:微信、无线、O2O。
未来生存法则:ABC+PW
据统计,2011年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支付宝以49.0%的市场份额居于市场首位,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
作为当下第三方支付江湖的老大,面对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未来市场,支付宝无疑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据“大当家”彭蕾介绍,这套法则就是五个字母:ABC+PW。
彭蕾解释道:A是Application,应用场景,生活服务类缴费;B是Bank,银行,是支付宝的资金渠道;C是Consumer,消费者,也就是个人,支付宝要提供产品和服务。而P代表PC,是支付宝桌面产品布局;最后的W则是Wireless,是无线而不是Mobile。这五个字母就是支付宝未来的方向。
支付宝一直强调自己不是银行,是一家以互联网的技术为民众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金融,严谨而细微,互联网,对外而开放,难怪连彭蕾也笑称这是“精神分裂”的。
除了ABC+PW法则,彭蕾表示还有几件事在未来是不变的,技术能力要跟上发展需要否则就会死掉;安全防控架构要建好;组织能力要提升。
当然,彭蕾也坦诚,未来空间巨大,道路也同样曲折,互联网任何领域没有人能说自己具有绝对优势,是最大的Winner。
进军O2O:做先烈还是做先驱?
O2O是时下互联网圈儿一个火热的词,各大巨头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先有腾讯微信,后有百度LBS,支付宝自然也不甘于后。
“我们所说的发展方向W(无线)就包括O2O,但我们不会碰硬件的东西。我们要做的O2O与微信、大众点评做的都不同,我们不做业务,做工具,要先把卡券平台搭好。”彭蕾甚至笑言,如果微信愿意,我们也愿意与他们合作。
支付宝做O2O的思路很简单:做工具、搭平台。
有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手机在线支付用户达4440万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3058万人,半年用户规模增长45.2%。
还有一个数据似乎更能证明支付宝为什么坚定于“做工具”。
据艾瑞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国内移动电商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的42%,超越移动增值业务成为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移动电商的同比增长率从去年的250%加速至当前的530%以上。在移动电商中,手机淘宝占72%的市场份额。
彭蕾表示,“我们认为术业有专攻,而不在于基因论。我们要把淘宝及非淘宝系的O2O业务服务好,跟着产品、业务走,先把卡券平台搭建好,做好信用体系,担保交易体系,这才是首要。”
支付宝进军O2O市场自然不想做先烈,于是选择了自己擅长的,同时也是市场培育较好、用户规模较大的领域来切入,这无疑是聪明的选择。
当然,至于支付宝能不能在O2O行业里做到先驱,也有待时间的考验。
三道坎:无线去淘宝化政策与博弈
移动支付是当下战场,更是未来战场。老大哥支付宝虽然已占据了网上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互联网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变数多,傍着微信的财付通能否逆袭就很值得期待。
除了未来的不可预测外,支付宝也面临着三大“考验”。
无线市场的培育与变数。支付宝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关键词“无线”,而无线的发展则需要用户规模与习惯养成,需要技术与终端的普及,同时也需要漫长的市场培育,而我国目前仍处于产业导入期。
以近端支付为例,NFC终端限制依然很大:改造方式损耗大、成本高、用户付费意识不强、体验差,这些都不是支付宝一家公司就可以推动、改变的。
此外,在大环境下,银行、银联、运营商、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各自圈地,虽也有合作但都是“小打小闹”,真正做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做到上下资源、合作模式、利益的有效融通仍有待时日。
正是基于无线市场培育与变数的不可确定性,支付宝的无线之路面临着大环境的考验。
开拓淘宝以外的生存渠道。支付宝对外表示,目前业务中非淘宝系的平台业务已经超过50%以上,当然外界也有数据表示非淘宝系的大约占比40%多。我们不纠结于这其中百分之几的点,可见淘宝业务仍然是支付宝主要生存渠道。单一与过度依赖总归不是好事儿。
目前支付宝的非淘宝业务涉足面很广,有航空、物流、网购、团购等等,但他们自己也承认外部业务确实属于小份额,至于具体数据,支付宝表示和几大电商市场份额占比差不多。
支付宝的外围无疑是够“丰富”的,但如何强大外围业务则有待考验。
挂号、有线电视付费等渠道都面临着成本高、网点铺设尚少的现实,如何把民生业务做的更深入是支付宝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尚处于摸索期的海外业务以及需要更多渠道的小额贷款还都需要再开拓。
可见,丰富自己的生存手段真正做到“去淘宝化”仍然是支付宝面临的一个课题。
博弈于政策与银联银行之间。支付宝一直强调自己不做银行,做的是金融服务,与银行是合作伙伴。据支付宝透露,目前已与160家银行有合作,跨境快捷也发展顺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无线也好、移动也罢,这块儿大蛋糕是谁都想分割的,利益面前,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阿里系一直有个企业风格,那就是如果现实需要来做这件事情,你不做或做的慢,那么我就来做。
银联银行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中小银行系统的步伐还是慢了些,因此如何处理好既要抢食一份羹又要友好合作的关系,这场博弈战支付宝必然是躲不过的。
此外在政府政策方面,支付宝如何运筹与应对也是一道“坎儿”。虽然,支付宝称目前国家政策很宽容也很鼓励创新,但无需多言,用柳传志的一句话来回应即可,“不要对我们企业家抱有多大的希望。一切完全取决于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