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一大纽带,电子商务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局内人眼中五年后的电商市场是什么模样?阿里巴巴巴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能一家独大吗?是平台模式一家独大还是买卖模式颠覆旧格局?创业者进入电商行业还有那些机会?来看看当当网前COO黄若是怎么说的吧!
百度新闻:老黄,过去十年中国电商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去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你认为五年后,这个规模能有多大?
黄若:我个人的判断是电商高速增长的时代已基本临近尾声,未来将过渡到每年增长40%左右。
过去十年100%的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首先,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速在逐步放缓,对电商行业会有直接影响;其次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目前在网上购物的人群大概有4亿(CNNIC最新数据是2.71亿),未来很难有爆发式的增长。淘宝近两三年里来自C2C的收入增速已在放缓,主要是靠天猫(B2C)的增长拉动整体增长。
百度新闻:具备渠道优势的传统零售卖场进军电商还没有很好的案例,这些传统企业为什么打不过京东等新兴互联网公司?
黄若: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太不了解,原有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出来。
传统企业对于用户网上购物习惯不了解,靠收购聚拢的人才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任用。比如国美收购了库巴,但原有的电商人才得不到重用,基本都流失掉了,很可惜。
很多电商创业公司已经有先发优势,传统企业如果利用资金优势收购,再加以整合,可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利用收购快速进入电商领域,这是觉醒的开始。
百度新闻:你此前多次谈到看好传统企业进军电商,并认为这部分企业将成为未来电商的重要一极。那么,这些企业的线下业务将会受到猛烈冲击吗?
黄若:现在的局面是用户已经在往线上转移,这是扭转不了的大势。
传统企业不是该不该进入电商行业的问题,而是怎么进的问题,因为你不进就很难留住用户。至于企业的内部竞争,倒是其次。
百度新闻:你上周谈到在B2C电商里看好买卖模式,而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平台模式大行其道,未来五年B2C市场还会是平台模式的天下吗?
黄若:过去十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平台模式独霸天下。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趋势不会持久,今后买卖模式的市场份额将会增长。
平台模式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平台模式有致命缺点。首先,平台模式是反规模效应的,依靠的是蚂蚁雄兵模式,但100个卖家每人采购100条裤子的平均成本肯定远远高于沃尔玛一次性采购1万件。其次,平台模式无法提供持续的购物体验,你每一次购物都可能面对不同的卖家。
买卖模式更关注供应链优化,赚效率的钱,平台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买卖模式,越是发达国家,平台模式越没有发展空间。
以京东为代表的买卖模式近十年来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市场营销、一味的价格战、运营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