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网App电商新闻全新栏目——每日一干,与广大电商同胞相约每晚8:30,献上最精彩的一“干”。如果你也有关于电商领域的运营法宝、营销创意、管理迷津......欢迎投稿至:xiongjie@ebrun.com,期待你的分享,共同成长,一起“干”!
2015年了,电商的形势如何发展,或者把范围缩小,淘宝天猫的形势是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应该是中医里面的一句话,痛则通,不痛则不通,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今年首次发帖,祝大家开工大吉,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生意步步高升,分享快乐。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淘宝的一些变化:对于一些违反淘宝查处越来越严格,依靠刷单才能有销量的店铺,经历了年前的封杀,刷单的存活率也是非常低。
很多方式快速的推广方式没有了,没刷单没流量,只能一步步踏踏实实做好。有部分中小卖家也从刷单转移到了直通车上。不过,有部分没长期使用直通车引流的卖家觉得:没刷单没有流量,我花点钱做直通车还不行呀?那么,直通车真的会那么容易吗?在最后面会详细谈一下2015年直通车,一些变化,以及一些变化的细节。
淘宝的整顿是一直在进行的,整顿也是听到最多的,对于大卖家无论如何整顿没关系,因为淘宝总归是倾向于大卖家,大卖家在某一个层面上,大多数是比较好的店铺。对于我们一些中小卖家来说,很多会受到挫折。聚划算,很大程度也是比较高层店铺的常驻客,而且聚划算又机上权重了。一旦直通车有权重,在同一块蛋糕上,上层卖家流量多了,中下层的卖家只能叫苦连篇。不过,还好就是聚划算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
以上就是开年后一些小伙伴们聊到的。当然,钱是给有本事的人赚的,遇到痛处,需要痛定思痛,寻找缺口,病痛之下,需寻找痛处,若以药敷之,不痛,则不通。也即是我们方法失效后,变通一下,例如,刷单刷不了,仿牌产品卖不了,我们能不能做下正品呢?可以理直气壮的站在阿里巴巴面前,说这是正品,有了回头客,流量何患呢?
以上是今年的一些感慨。直通车的一些变化也是有,不过本质没变,以前笔者写的内容,新手也可以辩证学习。
只谈过去,不谈现在的,是不与时俱进;只谈现在,不看过去的,是不脚踏实地(对于政事来说是不以史为鉴)。只有对现在变化能够进行分析,又能结合事物本质的,才是真正的干货!
帖子的女主角还是直通车,(为什么是女主脚呢?因为我是Mr...。)现在说一下直通车一直以来最重要的操作方向,以及2015年的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以及分析。
直通车年底到现在有多版块进行改进优化:
直通车增加了店铺概况。
在这个版块,这个版块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量子中的类似版块“店铺概况”,主要是为我们在宏观上了解直通车账户的整体客户流量概况。
店铺概况包括:客户群变化趋势图和客户群数据透视这两个版块数据概况。
首先,打开店铺概况收先看到的是客户群变化趋势图,一个折现图映入眼帘。我们要了解这个折现图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的时,我们需要先认知各个元素的含义。其中包括潜在,客户,认知客户,现有客户,流失客户。在笔者通过查阅一些相关视频后,做了一个初步概括。
潜在客户:可以简单理解为,有搜索过我们店铺内部类似产品或者有购买过我们店铺类似产品的经历的卖家。
认知客户:是指一些已经通过了解到我们店铺内的产品的买家,例如产品展示,点击浏览等等。
现有客户:是指购买过我们店铺内产品的买家,或者以及在一段时间内有重复购买的买家。
流失客户:是指曾近将产品加入购物车的买家未完成购买,以及曾经购买过产品的买家,在长时间内进行未再次购买的买家。这些买家则认定为流失的买家。
以上几个数据用图形的分析如下:

通过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营销学买家周期定义,比数据流量更要形象的多,也便于我们一些对数据报表看不透的朋友,可以快速掌握推广店铺的情况。
店铺概况的第一板块是折线图如图,卖家朋友可以根据几条线,清晰的看出,最近几天的客户情况。
第一丶潜在客户是否增加,如果增加,是否需要增加推广费用或者是对产品的优化跟加深入一些。
第二丶认知客户,如果认知客户增加,这部分客户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客户,这些客户可变成现有客户,当然,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如果认知客户的增加没能带来潜在客户的增加,我们考虑是否需要打出一些优惠措施等等。
第三丶现在客户曲线,是为了我们了解店铺的客户情况,其重要方面,是为其他数据做对比。
第四丶流失客户曲线,有几种情况,当现有客户增加的时候,流失客户增加,处于平行阶段是,这个可能是正常水平。如果是流失客户的曲线坡度更陡,则证明店铺的竞争性小于其他店铺,可能是价格原因等等。如果现有客户的曲线斜率大于流失客户,那么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店铺概况的第二个版块,客户群数据透视。
在数据透视这个方面,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可以清楚的看到现在潜在客户有多少,潜在客户转化成认知客户有多少,认知客户转化为现有客户有多少,以及现有客户的流失量与流失客户的再次购买情况。以及潜在客户在第一次认知就够买的情况,即潜在客户转化为现有客户的情况。当然,流失客户可以认为是认知客户,购买过就已经认知。

在图形的下方是这几个数据的折现图,我感觉淘宝越来越低估了我们的对报表的分析能力,很多东西做成了非常形象的图形以及折现,虽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不过,太形象的东西总会缺少那么一点真实性,以及细节内容。
圆圈下面的折线图,可以方便看到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动情况,也非常简单。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如果已经升级了的朋友自己可以再次更具我的解析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