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布的2014年全年财报中称微信月活用户已过5亿,这是社交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微信2014年底开放了SDK接口,2015年初推出了行业解决方案,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款社交APP,微信已牢牢占据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地位,同时围绕它已构建成了庞大的生态圈,而且还在不断完善壮大中,微信帝国已岿然耸立在中国社交的版图中。本人有幸和接近张小龙的人沟通,了解到张小龙未来对微信的规划,那简直是气吞万里如虎,令人神往,这里不赘述,未来这幅画卷自然会展示在大家眼前。
陌陌上市文件披露截至到2014年9月30日,总注册用户为1.803亿,当下没有最新的数据,估计现在应该过2亿了,今年披露的2014年Q4财报中显示2014年12月的月活用户是6930万。唐岩在微信眼皮底下硬是在社交领域杀出一家上市公司,令人钦佩。陌陌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生态圈,希望能够抵御来自微信等其它社交软件的侵蚀。微信的未来是链接一切,显然陌陌的野心没这么大,它的商业化路径是电商、游戏,根据它最近的招聘信息看,陌陌马上就要发力秀场,可以预料到的是YY埋头赚钱闷声发财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在社交领域,有微信这样的霸主,还有手Q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常人看来社交领域已经被腾讯垄断,其中蕴育的新机会很渺茫,但是陌陌偏偏强势崛起,打破神话,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继周鸿祎之外,行业内又多了一个可以叫板腾讯的人,他叫唐岩。
你看连马化腾和张小龙也有打眼的时候,唐岩抓住了机会就成就了一家3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这就是商业世界的奇妙之处。那我的问题来了,在微信、陌陌的阴影下,中国社交领域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四个象限看社交的格局
先不忙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解析一下目前中国社交领域的产品格局,我用四个象限把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社交产品分为四类:

社交领域不管怎么划分,总是从匿名到实名(或者用马甲你也知道他的实名),从陌生人到熟人。现在市场上成百上千的社交应用,均可落在这四个维度里。
我们先看熟人的实名社交,微信牢牢的占据了霸主的地位(当然微信也有摇一摇、身边的人这样陌生人交友功能,同时微信也不硬性强调实名,但这就是微信产品的强悍之处,它可以兼容各种场景,但是微信在主流看法里还是基于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录的熟人社交关系)。
而陌陌刚好走在了微信的对立面,匿名的陌生人社交,从产品的战略布局上看,陌陌的成功是有道理的,毕竟微信先要把自己的版图做大做强,这就给了陌陌耕耘另外一个完全对立的细分市场中的机会。我想即使没有陌陌,也会有其它的社交产品来占据这块市场。
这个领域已经有了领军企业陌陌,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是否还有其它机会?目前市场上火爆的几款社交产品:Nice、探探、碰碰,基于兴趣也好,基于地理位置也好,真的很不幸,无一不是落在了陌陌这个领域,而且这个领域还有一个老牌劲旅:百度贴吧,真是竞争惨烈,要想再杀出一条血路,实属不易。但是我们能否一棍子打死呢,无数商业案例告诉我们,大鳄做平台,我们选择做垂直细分的小而美生意一样可以活得很好。是的,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市值想到30亿美金,我拍脑袋说基本就不用想了。除非社交只是作为其产品的标配,嫁接其它行业,比如我看好的面包旅游,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说。那现在怎么办呢?这不符合资本逐利和创业神话的诉求啊?那我们只好再看看另外两个领域:匿名的熟人、实名的陌生人,看看能否找到有机会成为3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秘密、友秘这类的社交应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用户极大认可,大家玩的不亦乐乎,这类产品充分解读了人性。人性有善有恶,在匿名状态下,大家抑善扬恶,放出心中的小恶魔,又以熟人圈为主,可以用无尽八卦之心去揣测身边人,一时火爆无比,但是我的判断是负面情绪和八卦爆料会有一席之地,但是肯定无法成为主流,同时大量虚假、恶毒的消息充斥,导致这类的APP的成长空间有限,更别说以后商业化路径的艰难。
匿名的熟人社交除了爆料之类的产品形态应该还有其它产品形态,只是国内还没有探索出来,或许Bang With Friends是种尝试,而且这个领域目前还无巨头,有潜在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