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6月30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创造了电商中概股赴美上市新纪录。短短三年时间,拼多多从不为人知到用户接近3亿、正是拼多多让并不被看好的小程序变成了和共享单车、区块链一样搅动整个市场的风口。
2018年已过半,拼多多、礼物说等小程序电商发展得红红火火,很多小程序都拿到了融资。数据显示,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已超4亿,呈爆发式增长,未来空间巨大。行业预测,2018年小程序会有大规模爆发,上线量将突破300万,这样的一个火热新战场,每天都有新的队员入场。小程序已经成为了2018年最大的投资风口。
数据显示,上半年有80%一线基金机构入场小程序,投资金额超过30亿人民币,下半年投资金额或将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包括金沙江、红杉中国、险峰长青、IDG、真格基金在内,80%的一线基金已经进入小程序赛道,上半年进场投资资金超过30亿人民币;阿拉丁创始人史文禄判断,到今年9、10月份,头部小程序项目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将会很难进入。
微信生态里的小程序生态
“在小程序里面,也有可能出现非常大的公司,一旦到了那种程度,原来的平台和生态就未必能够容纳下它,它会自己又形成一种生态。”
“小程序是整个微信生态的一部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现在是微信互联网。小程序是整个微信互联网的一个环节。小程序创造了比APP更容易传播、更容易用户裂变的价值,比公众号功能更丰富。现在用户流量都在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流量都在微信上面,这样把更多微信内的落地应用放在小程序上面,就是小程序生态带给开发者、创业者非常好的新流量机会。”梅花创投吴世春在接受创头条记者采访时如此谈到。
对于小程序有着相同看法的还有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他曾说,“所有的电商都应该做小程序。对于电商来说,小程序这个“赛道”天然有优势。基于微信生态圈,电商运营的操作形成“小程序+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的完整生态,而拼多多就是紧密结合基于这样的基础设施来完善升级自己的社交电商玩法迭代。”
社交电商为什么火了?
尽管微信之父张小龙一再强调,小程序并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但是各方数据都在证明:对一些垂直电商来说,小程序的转化率远高于APP两倍甚至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平台电商与垂直电商都已接入小程序的原因。
盘踞着微信这个生态大池,小程序火了,而且不仅仅是火了,在小程序生态里,已经孕育出了几家独角兽公司,如拼多多、SEE小店铺,还有潜力股如云集微店、礼物说、享物说等明星项目。
社交电商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电商形态,一开始就被赋予极高的期待,人们一直在讨论社交电商的爆发,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被认为是伪命题。直到今天,微信小程序的爆发,似乎终于引爆了社交电商。
目前,微信用户已达9.63亿,有用户在的地方,就有流量;而小程序获取用户触达用户的方式更简单;小程序可连接微信搜索、微信公号等众多入口;社交电商已成为新营销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拼团、分销、裂变红包都是商家玩社交电商常用的商业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交网络的分享购物体验,能够引发社交关系之间的交互、关注与口碑传播,用户在其中也能获得认同感和价值感,以激发产生后续的购物行为。
如今,资本已经跑步进场。IDG、GGV、红杉等顶级投资机构已经活跃在了小程序生态里,无论是SEE小电铺还是享物说,他们背后都能看到这几家机构的影子。
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不久前曾透露,截止现在,小程序领域的投资总额已经增长到70亿。他还预测, 到2018年年底,这个数字会上升至数百亿。无论创业者愿意与否,他们都将很快被资本推至风口中心。
结语:
社交电商是一个必然趋势,小程序又是时下的风口(流量入口),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进来,抢占“小程序电商”入口。
而“傍”上腾讯,于小程序们而言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如何通过自身“造血”,形成持续的增长,才眼下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