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生态的宠物电商“PetPlus宠加”最近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本轮领投方为LB投资,(原LG风险投资,为韩国LG集团旗下的家族基金),众海投资和老股东光速中国跟投,执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团队还曾获得过险峰长青和光速中国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团队会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获客能力,同时在供应链端也会持续和更多品牌合作。
上线于2018年 5月的 “PetPlus宠加” 旗下有“铲屎官爱省钱”和“汪汪爱省钱”两款小程序电商,在对 “PetPlus宠加”的初次报道中,我们提到过,宠加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宠物消费领域的“拼多多”,这是从流量获取和运营方式上来讲的,更本质上,团队看到的是微信中“人以群分”带来的宠物垂直电商的可能性。
PetPlus的创始人及CEO汤颖告诉36氪,“对于PetPlus来说,团队还是持续在吃来自微信端的流量红利。”以6 月为例,团队新增付费用户获客成本在6 元,虽然获客成本在后期一定会上升,但较之于微信内的其他全品类的社交电商而言,由于宠物赛道的竞争并不激烈所以对于团队来说微信的流量红利仍在持续。
对于PetPlus团队来说,需要抓住的还有“宠物行业独有的供应链红利”,所以团队在上一阶段除了持续获客外,一部分精力也放在了供应链上。
更具体来说,汤颖认为宠物领域的供应链红利核心存在于进口猫粮这个品类上,而这一品类恰好也是PetPlus想要抓住的增量养宠人群在主粮上的刚需偏好,但由于受众广泛但现阶段由于供给并不稳定。所以对于PetPlus来说,“提供稳定的进口猫粮供给”其实也是想要通过解决这一痛点来强化用户的留存。
据了解,PetPlus方面直接和海外代理商合作,通过跨境电商保税政策帮助海外品牌猫粮可持续合法合规地进入到国内,再通过B2C电商的模式让进口猫粮通过跨境供应链直达消费者。由于跨境电商政策不允许分销(to B),因此对于PetPlus来说,较之于运营流量也会更考验零售能力,直接体现为商品动销,所以低价会是一个卖点。
以上动作都可以看作是PetPlus做为平台方在通过供应链的差异化来做流量运营。
对于进口猫粮之外的国产粮、用品等常规品类的运营,PetPlus则回归平台属性,基于自身的流量优势和京东等其他平台合作,同时也已经有一部分淘宝店铺入驻,PetPlus主要负责商品的排序逻辑和售前售后服务。
和所有渠道方一样,自有品牌产品也一定会是PetPlus尝试的方向,PetPlus平台上的自有品牌可以分为两类来看:
1.流量导向。对于猫砂这类典型的有品类无品牌的产品,虽然用户会产生高频的复购,但实际上这一品类很难做出品牌,同时利润空间极小,所以团队选择出让一定的利润,通过低价黏住用户;
2.品牌导向。通过升级供应链,推出主食冻干、主食罐头这些产品,PetPlus想这些能够建立起品牌心智的品类对于PetPlus来说则提供了利润和差异化供应链的效果,
目前团队的业务仍旧以“铲屎官爱省钱”为主,针对狗主的“汪汪爱省钱”占到了团队整体GMV的10%,“汪汪爱省钱”走的是纯平台化路线,同时在市场定位上也主打便宜。从用户群体上,汪汪爱省钱的用户更“下沉”,同时男性占比要高于“铲屎官爱省钱”。
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相较于上线初,平台总体的GMV已经翻了25倍,超过了千万元人民币,截止6 月末,平台总订单量在55万单,复购用户总订单量在22万单,用户半年留存在30% 左右,平台平均客单价为300元。
注:文/思齐,来源/36氪,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