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流量来源有很多,主要分为:淘宝站内自然搜索流量、付费流量、活动流量、淘宝站外流量。
但是如果更为细分的话流量还有很多来源,单单一个站外流量就有很多未知的流量来源,而且有流量有时候不一定就是好事,不健康的流量只会大大降低了店铺的转化率,影响店铺销量。相对恶意流量来说,如果我们需要做站外推广的话,也是一样的,盲目做站外推广,引进大量垃圾流量进来,同样降低我们的转化率。所以,我们需要时刻分析自己店铺的具体流量来源,再根据实际情况做推广。
其实,这些都可以通过“生意参谋-流量分析”来完成。
一、流量分析:1.浏览量:您的店铺或商品详情页被访问的次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内访问多次记为多次。所有终端的浏览量等于PC端浏览量和无线端浏览量之和。

2.访客数:统计周期内访问您店铺页面或宝贝详情页的去重人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范围内访问多次只记为一个。所有终端访客数为PC端访客数和无线端访客数相加去重。

3.跳失率:一天内,来访您店铺浏览量为1的访客数/店铺总访客数,即访客数中,只有一个浏览量的访客数占比。该值越低表示流量的质量越好。多天的跳失率为各天跳失率的日均值。

4.人均浏览量:浏览量/访客数,多天的人均浏览量为各天人均浏览量的日均值。

5.平均停留时长:来访您店铺的所有访客总的停留时长/访客数,单位为秒,多天的平均停留时长为各天平均停留时长的日均值。

6.下单转化率:统计时间内,下单买家数/访客数,即来访客户转化为下单买家的比例。

7.引导下单转化率:在所选的终端(PC或无线)上,对于店外搜索关键词,是指引导下单买家数/该关键词带来的访客数;对于店内搜索关键词,是指引导下单买家数/该关键词搜索结果页的点击人数。

8.淘内免费访客占比:根据所选终端统计的,淘内免费来源渠道的访客数/(淘内免费渠道来源的访客数+淘内付费渠道来源的访客数),所有终端淘内免费来源访客数等于PC端和无线端淘内免费的访客数直接相加之和。淘内免费和淘内付费来源的定义规则详见流量地图。

9.淘内付费访客占比:根据所选终端统计的,淘内付费来源渠道的访客数/(淘内免费渠道来源的访客数+淘内付费渠道来源的访客数),所有终端淘内付费来源访客数等于PC端和无线端淘内付费的访客数直接相加之和。淘内免费和淘内付费来源的定义规则详见流量地图。

10.店铺新访客占比:在所选的终端类型下,来访您店铺的访客中,那些前6天没有来访过的访客占比;所有终端的新访客占比等于PC端新访客和无线端新访客之和/所有终端访客数。

11.店铺老访客占比:在所选的终端类型下,来访您店铺的访客中,那些前6天曾经来访过的访客占比;所有终端的老访客占比等于PC端老访客和无线端老访客之和/所有终端访客数。

12.同行平均:您所选的比较二级类目中,处于您所在市场(淘宝或天猫)该行业60%分位的同行的指标值,超过这个指标值,意味着您处于行业前40%范围内。

13.同行优秀:您所选的比较二级类目中,处于您所在市场(淘宝或天猫)该行业90%分位的同行的指标值,超过这个指标值,意味着您处于行业前10%范围内。

二、流量地图:1.访客数:通过对应渠道进入您店铺页面或商品详情页访问的去重人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内访问多次只记为一个。同一个访客,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店铺,则计入多个来源渠道;所有终端访客数为PC端访客数和无线端访客去重数。

2.新访客数:通过对应渠道进入店铺访问的访客数中,前6天内没有来访过店铺的去重人数。
3.浏览量:您的店铺页面被访问的次数,访客在某来源渠道的会话的浏览量。只包含PC的访问量。
4.人均浏览量:浏览量/访客数,多天的人均浏览量为各天人均浏览量的日均值。
5.收藏人数:通过对应渠道进入店铺访问的访客数中,后续有商品收藏行为的人数。对于有多个来源渠道的访客,收藏人数统计会体现在多个来源中。收藏人数不等同于收藏商品和收藏人气等其他指标,是以路过原则计算加入购物车的间接转化指标。可用于评估来源渠道引入访客质量。
6.加入购物车人数:通过对应渠道进入店铺访问的访客数中,后续有商品加入购物车行为的人数。对于有多个来源渠道的访客,加入购物车人数统计会体现在多个来源中,是以路过原则计算其加入购物车的间接转化指标。可用于评估来源渠道引入访客质量。
7.跳失率:统计时间内,访客中没有发生点击行为的人数/访客数,即1-点击人数/访客数。该值越低表示流量的质量越好。多天的跳失率为各天跳失率的日均值。
8.下单金额:归属到对应渠道的下单买家,店内商品被买家拍下的累计金额。对于有多个来源渠道的访客,下单金额统计会体现在多个来源中,是以路过原则计算其下单金额。可用于评估来源渠道引入访客质量。
9.下单买家数:通过对应渠道进入店铺访问的访客数中,后续下单的人数。对于有多个来源渠道的访客,下单买家数统计会体现在多个来源中,是以路过原则计算其下单的转化指标。可用于评估来源渠道引入访客质量。
10.下单转化率:下单买家数/访客数。
12.支付金额:归属到对应渠道的支付买家,所对应的支付金额。对于有多个来源渠道的访客,支付金额统计会体现在多个来源中,是以路过原则计算其支付金额。可用于评估来源渠道引入访客质量。
13.支付买家数:通过对应渠道进入店铺访问的访客数中,后续支付的人数。对于有多个来源渠道的访客,支付买家数统计会体现在多个来源中,是以路过原则计算其支付的转化指标。可用于评估来源渠道引入访客质量。
14.支付转化率:统计时间内,支付买家数/访客数,即来访客户转化为支付买家的比例。
15.流量入口页访客数:所选页面作为首次入店访问的第一个页面,这样的访客去重人数。
16.流量入口页跳出率:所选页面的跳出浏览量/所选页面的浏览量,跳出浏览量是指该页面被访问后,直接离开店铺即没有跳转到店铺的其他页面的访问次数。
17.平均停留时长:来访您店铺的所有访客总的停留时长/访客数,单位为秒,多天的人均停留时长为各天人均停留时长的日均值。
18.页面离开访客数:根据所选的页面,从这个页面离开店铺的人数去重,同一个人一个会话内通过多个页面离开店铺,仅计入该会话中最后一次离开的页面,同一个人多个会话通过多个页面离开店铺,同时计入各个离开的页面。
19.页面离开浏览量:根据所选的页面,从这个页面离开店铺的次数。同一个人一个会话内通过多个页面离开店铺,仅将离开浏览量计入该会话中最后一次离开的页面,同一个人多个会话通过多个页面离开店铺,浏览量计入各个离开的页面。
20.页面离开浏览量占比:根据所选的页面,页面离开浏览量/页面被访问的次数。
21.去向离开访客数:根据所选的去向渠道,离开店铺后去向该渠道的去重人数。
22.去向离开访客数占比:去向离开访客数/所有去向离开访客数之和。
三、访客分析:1.访客数:您店铺页面或商品详情页被访问的去重人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内访问多次只记为一个。所有终端访客数为PC端访客数和无线端访客数相加去重。

2.下单买家数:统计时间内,拍下商品的去重买家人数,一个人拍下多件或多笔,只算一个人。

3.下单转化率:统计时间内,下单买家数/访客数,即来访客户转化为下单买家的比例。

4.访客地域:根据访问者访问时候的ip地址进行计算,如果一个访问者一天通过多个不同省份的ip地址访问,会同时计入多个省份。

5.下单买家地域:为方便对同一省份下的访客和下单买家比较,下单买家地域根据下单时候的ip地址推算出的省份进行计算。

6.访客来源关键词:访客户入店前搜索的关键词,如果访客通过多个关键词进入店铺,同时计入多个关键词。

7.下单买家来源关键词:下单买家通过某个关键词访问某个商品详情页,并且拍下该商品,那么该笔下单买家的来源关键词为这个关键词。如果通过多个关键词访问商品后下单,计入下单前时间最近的关键词。

8.访客性别:通过访客的各种信息挖掘计算得出的性别,对于未登录的来访客户,性别为未知。

9.新访客/老访客:本次访问前6天内曾经来访过店铺,记为老访客,否则为新访客。

10.未支付访客数:来访的访客数中,在统计时间内没有支付的去重访客人数,对PC端和无线端的未成交访客数直接相加。

11.支付新买家:统计时间内支付一次且365天内首次支付的买家去重人数;可能会存在以前有下单未支付而统计时间段内来支付的买家。

12.支付老买家:统计时间内支付多次(>1次),或前365天有过支付且统计时间内再次支付的买家去重人数;可能会存在以前有下单未支付而统计时间段内来支付的买家。
四、装修分析:1.浏览量:您的店铺页面被访问的次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内访问多次记为多次。只包含PC的访问量。

2.访客数:访问您店铺页面的去重人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范围内访问多次只记为一个。只包含PC的访问量。

3.点击次数:您的店铺页面被用户点击的次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范围内多次点击该页面会被计算为多次。

4.点击人数:点击您店铺页面的去重人数,一个人在统计时间范围内多次点击该页面会只会被计算为1次。

5.跳出率:统计时间内,访客中没有发生点击行为的人数/访客数,即1-点击人数/访客数。该值越低越好。

6.下单转化率:统计时间内,模块或链接引导下单买家数/模块或链接的点击访客人数,即模块或链接有点击的访客转化为下单买家的比例。

7.平均停留时长:来访您店铺的所有访客总的停留时长/访客数,单位为秒,多天的人均停留时长为各天人均停留时长的日均值。

8.点击转化率:统计周期内,统计页面的点击产生的下一步页面的浏览页面数/统计页面被浏览的页面数。

生意参谋中的“经营分析”有“流量分析”这一功能,能帮我们提供全店流量的概况、流量的来源、流量的去向及来访访客时段地域等特征分析,以及店铺装修的趋势分析、页面点击分布分析。
流量分析下有几大功能:流量概况、流量地图、访客分析、装修分析。通过流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盘清流量的来龙去脉,在识别访客特征的同时,了解访客在店铺页面上的点击行为,从而评估我们店铺的引流、装修等健康度,帮助我们更好进行流量管理和转化。
因为经营分析比较多有4章节,明天会继续给大家讲经营分析其他章节的名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