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我们先得力证一个事实,为啥小编张口就说“农村
电商”已被我大中国宠得不要不要的了。
小方向的不提,就光是党中央的号召,就让人大跌眼镜。
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1982年至1986年,以及2004年至2016年两段执政期间,先后相继发布了18份一号文件聚集“三农”问题(这是史无前例的“青睐”呀~),近期更是颁布了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利民政策。
一时间,凡与投资“农村电商”相关的项目,赚足了各大媒介受众的眼球。
小编不禁纳闷了,“农村电商”这么受宠,它到底蕴藏了多少投资价值?
又该咋使唤才成呢?
潜在大商机一:国家需求之未来国内经济增长“新引擎” 自2014年党中央号召“互联网+三农”政策以来,拉动我国内需俨然成为刺激GDP增长“三驾马车”齐驱的主轴动力,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也将从以往“外需+WTO”转而投向“内需+互联网”新战略。
至此,从城市到农村,遍地都散发着电商触发的无限能量,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势在必行。
潜在大商机二:企业需求之农村市场“引爆”电商
创业 随着“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日渐完善,有人预测未来五到十年内,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消费量将会远超过城市。
据
阿里巴巴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网络消费总额约为1800亿元,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将攀升到46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八,呈不断攀升增长趋势。
面对消费市场日益达到饱和的一二线城市电商,不少代表企业如阿里
京东、卖货郎等集团,也开始纷纷推出“渠道下沉”战略,志在农村市场这片“蓝海”旗开得胜。
潜在大商机三:农民需求之产业“突破口” 笔者认为,国家利益、企业利益都得利于个人利益。
“互联网+农业”成就了农村电商的火热,关键在于释放了全中国积攒9亿多人口的劳动力,为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三大国家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相比于农村传统供销模式,网络交易平台不但保证农民产销一体的定价话语权,且有效规避农资产品生产风险,有利于打破“农产品难卖、农民买难”的现状困局。
诚然,农村电商这片“蓝海”前景广阔,如何凭靠“互联网+农业”政策春风,迎浪腾飞呢?
笔者认为,“应势而动之时,需借力而行”,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电子商务,是站在农民角度去衡量利益好坏,借“农民之手”来“乘势营销”,切实让农村居民感觉网络平台带来的实际便捷和甜头,才能将其快隐藏的光芒无限放大!
天了噜!我大中国这么宠”农村电商“它咋不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