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女人、空气和鄙视组成的从去年下半年,寒冬论盛行以来,倒闭的O2O公司很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尤其是今年过年以后,我已经听到多个
创业公司不乐观的消息了。
面对他们的不幸,我没有听到更多的同情,而是嘲笑。
想当初,拿几页PPT就融资,现在不行了吧?
听说某某洗车O2O项目创始人跑路了,是泡沫,总会破裂的!
动不动就喊创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好伐?
!
我去年就料定,O2O就是伪命题,什么社区O2O,生鲜
电商,根本就是伪需求。
好多幸灾乐祸啊!
好多马后炮啊!
这些发出冷嘲热讽的人,可能是同行,可能是媒体人观察者,也可能是传统行业那些曾经叫嚷着要被颠覆的人。
由此引发的鄙视氛围,都快成了一种意识形态。
曾有人开玩笑说,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女人、空气和鄙视组成的,果然不假,鄙视像空气一样到处都有。
那些O2O的创业者可能是忽悠了投资者的钱,可能是求着老婆卖了房子,也可能亲朋好友借了一遍,拿着这些钱,补贴着教育着消费者,送到家里,还给打折,总比顾客们吭哧吭哧堵车一小时跑到超市买一堆东西自己撅着屁股背上楼要好吧?
我觉得这是让社会更美好了啊!
你们不领情也就罢了,人家经营遇到困境,甚至到了要散伙的时候,你没有安慰,你没有可惜,你还嘲笑……呃,为这么轻薄的嘲笑,还要劳我大驾写一篇文章批判之,我也是闲的蛋疼……其实,并不是,如果这种嘲笑,只是源于忘恩负义——其实也谈不上忘恩负义,因为消费者并没有求着那些创业公司补贴自己,反而是创业公司求着补贴消费者,姑且用不知好歹吧,如果他们的嘲笑是不知好歹,其实也没有必要鞭挞。
真正让人伤心的是,这种对创业失败者的嘲笑,是对创业艰辛的无感,对创业者的生存环境认识不透,更是对社会阶层固化的麻木不仁。
2、虽然他们曾经很嚣张,但是很艰辛无论他当初得到融资时多么嚣张,多么得意忘形,多么好高骛远声称要改变世界,其实,大多数人得到融资时,真正的内心感受是压力巨大,融资时的业绩要求、市场层面的竞争压力、团队建设的步履维艰,都让这些创业者经历过一层又一层磨难,甚至脱胎换骨,也有走火入魔的。
在巨大压力面前的抉择偏偏是魔鬼最容易出现的时候,是从近还是从远,是求稳还是求赌,就算这些都做对了,还得看命,忽然间到来的寒冬可能让所有看起来对的选择,全错了!
很多创业者压力巨大,晚上睡不着,天天散步到深夜,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路在那儿?
路在那儿?
还有很多人,创业创着创着,皈依佛门了,因为太多的磨难和不可控制因素,让他们觉得,心灵需要依托。
他们已经很艰辛了,你又何必嘲讽?
3、嘲笑泡沫?
想想香港吧还有人嘲笑创业泡沫,O2O泡沫,跨境电商泡沫,自媒体泡沫,智能硬件泡沫,一波又一波的泡沫,让一波又一波的青年才俊跳进去,很多人忧心忡忡,泡沫如此多,毁了多少人啊?
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政府提倡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害人的,让多少人破产了啊。
哎,这跟政府又有什么关系?
政府说了两个词,创新,创业,而且创新在前,创业在后,但每个人都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你看到了创业,证明你想创业,你看到创新,证明你想创新。
创业存在泡沫,那是一定的,现在经济寒冬了,倒是没有泡沫了,你觉得现在好吗?
香港没有O2O泡沫,没有互联网泡沫,没有生鲜电商泡沫,但你觉得你喜欢香港的创业环境吗?
香港这些年来出现过互联网英雄科技英雄实业英雄吗?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说过,香港这些年来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靠贸易,靠自由港的地位,靠大陆游客带过去的消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商业地产会更加重要,一铺旺三代,他们在科技领域倒是没有泡沫,可是,进步又在哪里呢?
没有一个又一个领域的泡沫,就没有社会阶层的流动。
从贫到富,从贱到贵,没有这种流动,就没有活力。
古代只有科举制可以做到富贵,因为只有这一个领域有泡沫,但是社会阶层固化到一定程度,就出现改朝换代了。
阶层流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也是活力的基本体现,没有阶层流动,社会将孕育极大的危机,尤其对于大国。
从社会学的残酷进化来看,创业是有益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是社会中多巴胺的释放。
短短几年,我在电商这个领域,已经经历了好几次阶层流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
淘宝电商火起来了,一大批不想正儿八经工作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开网店,起来一大批
卖家;2010年,
京东快速崛起的时候,B2C火起来了,可惜B2C真的是个泡沫,能留存下来的,寥寥无几,但是,当初的一批从业者,现在已经是各个传统企业电商业务的高管了;2011年微博火起来,一批微博达人发家致富;2013年
微信火起来,直到现在,自媒体从业者好歹也有千万了,发家致富的大有人在;2014年O2O火爆,诞生了成千上万的O2O创业者;2015年,跨境电商风云再起,多少人从中受益了?
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也好,泡沫也好,其实每一波都能成就一批人!
哪怕每一波,一百万的从业者中,能有十万人成功了,就算90%的失败率,也是极好的,经历过十几波,说不定就轮到你了呢。
只不过,那些抱怨的嘲讽的,错过了一波又一波而已。
对创业的冷嘲热讽,从心理动机上,是一些人为自己迟迟不敢做的事情,不敢迈出的那一步,找了更多借口。
缓解他们对自身现状的焦虑。
有一些人比我们强,我们会崇拜,而有一些人比我们强,我们就会嫉妒。
差别就在于这个人离我们有多近。
如果这个人曾是你的发小同学同事,那么他突然创业,飞黄腾达,你是特别不平衡的。
因为你觉得你们本来都一样。
现在万众创新,创业者这么多,而且草根创业的机会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这种嫉妒情绪会更多。
当然,创业不是请客吃饭,失败者总是居多,成功者寥寥,这是规律。
不过,嘲笑规律者,必然也不会得益于这个规律。
本文系调戏电商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调戏电商,ID:tiaoxiEC 为什么要嘲笑创业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