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这场由
阿里巴巴集团开创网络购物的狂欢节,成了人们张口必聊的谈资。2013年双十一350亿的营业额,让全世界目瞪口呆,全年一万亿元的交易额,更是让所有人为之惊叹!互联网的力量似乎被充分释放出来,如火山爆发一样气势恢宏!阿里巴巴的上市,让
马云成了中国首富,让孙正义成了日本首富,让雅虎的股东合不拢嘴,让阿里数千人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互联网的力量让我们国家荣光当然除了阿里巴巴,我国还有
京东,有腾讯,有百度,有万达,有苏宁.......
这是一场盛宴,这是一场狂欢,所有的人都喝醉了,但还未尽兴。
在正式论述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几个问题
普遍的商业信用
第三方介入的(
支付宝)担保交易和开放透明的客户评级体系共同构筑了电商的信用体系。支付宝的确是一个划时代的互联网产品,是网购时代的核心,从马云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来,自己控制这家公司而绝对不再允许外国资本染指这电商可以看出来。支付宝甚至跟国家战略安全联系在一起。支付宝所做的为买卖双方担保的角色,如果没有支付宝,我们还能放心在网上交易吗?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卖主体而言,它的交易主体只存在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人人都是借用了互联网的虚拟身份来进行交易的。
客户的评价体系,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挺直了腰杆,真正的做了上帝!客户评价体系成了所有商家高悬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这种透明的,公开的客户口碑让所有
卖家真正地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淘宝上交易的大部分还是实物交易,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提供了淘宝所售商品的生产基础。
对于绝大多数大众消费品,我们国家的生产能力早十年就举世闻名,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了淘宝实物交易的基础,可以说是强大的制造业撑起了淘宝的繁荣。
2.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想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一定是便宜。马云也在这个问题上多次阐述自己的立场,不是我们卖的太便宜,而是传统渠道卖的太贵了。如果说价格的优势是由于商业模式降低了
运营成本的话,那么淘宝是一群最聪明的人,用最先进的方式来服务于消费者的,这种服务的价值有谁看的到呢。
电商真正核心是服务,而不是价格,但是在这个没有服务价值意识的国家,在淘宝人们所关心的重点是价格,但是服务的价值从来没有被重视。
3.电商的真正的动力是什么?
开放和创新精神才是电商发展的真正动力。
互联网用开放和创新精神使得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获取商品和服务更高效,更便利。这种精神成就了网购的繁荣。
创新不断地被互联网人挂在嘴边,一定程度上也实实在在的引导者各个领域的技术不断的向前推进。
以淘宝为代表的网购正在摧毁这一切
1.政策性先天不足成就了支付宝,成也萧何败萧何,存在着巨大的政策风险。
2.掌握了评价体系规则的商家正在利用这套体系,并实质上让这套体系变得名副其实。
从笔者所从事的厨房电器的类目,存在着大量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干预体系,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其实并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淘宝系统的天然缺陷让商家不得不这样做,虽然阿里巴巴多年来一直在强力打击对信用体系的破坏行为。从笔者所服务的类目实际情况来看,现实的情况是,众多的商家都在抢夺首页为数不多的几个位置,以获取更多的流量,要知道流量是一家店铺生存的基础,没有流量就没有一切,而为了获取这种优势,采用人为的干预
销量和评价信誉的方式,似乎成为了唯一的一种方式。有甚者,注水比例已经高达90%。而各个商家对淘宝市场容量的过高的估计,是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3.互联网的天然垄断性,让抢的先机并迅速壮大起来的团队得利,而觉大多数参与者都变成了炮灰。
就笔者所在类目,知名电商运营团队如小冰火人,SKG,卓嘉,沙力,电商侠等操纵本类目三分之一的团队,并且不断的扩张,各个单店的销售在类目排名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在他们背后有专业化的电商团队,如小冰火人。有像美的这样的大型集团支持的,如电商侠,有纯线上的淘品牌,如SKG,他们所能调用的资金雄厚,策划团队一流,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熟悉网购的规则,有的甚至就是电商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于此同时,
天猫上同样存在着大量随便拉三四个人就把天猫店开了起来,这本身就是个不公平的竞争。电商是个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也就天然的形成了只有这些小部分的天猫店是赚钱的。淘宝看似全名参与,可以想象两三年内,就会变成寡头的玩物,小卖家的噩梦。
4.电商现在所有的特征就是便宜,让消费者真正地得到了实惠!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谁给我们培养了客户,到底是谁为我们打开了市场,很难以想象,一个对于一个商品没有任何基本认知的人来讲,他会在互联网上购买这件商品。
是传统的线下零售商培养客户,他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培养起来了客户,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轻而易举的流失了!很多人都告诉我,互联网的大潮是不会逆转的,这是一次产业的革命,必然会有大量的实体店铺倒下。当然这是当前的现象,并且在可预见的十年内依然会是这样。
回过头来,电商卖的应该是便宜吗?以我看来,这种便宜是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中诞生的。高赋税,传统金字塔式的渠道模式,高昂的房租成本,低效率的管理模式丶积重难返的商业腐败等因素共同推高了线下产品的价格。电商正是因为没有这些包袱,价格能够相对较低!
但是从商品本身及附加的服务上,电商更方便,更快捷,效率更高,服务更好,消费者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那么从服务的角度而言,电商的价格理所应当地高一点。但在我国,事实刚好相反!消费者只看重价格,对服务的价值少有概念。
5.电商真正的动力是创新,但是网购正在蚕食生产厂商的创新能力。
电商不断的在讲模式,讲大数据,模式叫做C2B,客户定制,根据客户的喜好度的大数据来决定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当然这个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一定程度上使得生产决策,营销决策的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市场,这一点也是我一直以来十分推崇的。C2B的定制模式,同苹果的模式是完全相反的。苹果模式,是世界顶级的设计师,工程师,生厂商共同打造的商品的,集合的是全球先进的技术成果,设计理念,是由精英人才推动的进步。而以天猫为代表的客户定制,则是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低层次的定制反作用于生产领域的,生产商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网购的代工厂,很难想象消费者相对基础的低层次的需求反作用于生产商,怎么来推动科技的进步!反而是在扼杀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一种新品纯粹的互联网推介新品,耗费的成本是非常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也是非常低的,缺乏实体的体验,推广便无处着力。
6.互联网正在走向封闭而不是更加开放
是开放的精神成就了互联网繁荣,是信息的透明度成就了淘宝,但是互联网正在一步步走向封闭。各大互联网公司因为商业的利益,都在竭力构筑能够完全由自己掌握的生态体系,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都在试图建立自己生态闭环,而向竞争对手降下铁幕。在天猫和淘宝的商家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互联网的繁荣成为了极少数店铺的盛筵,成了寡头们的狂欢,网购的天然特征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曾经有人批评马云垄断,马云说,那我就把公司拆分,我们来公平竞争,大家也只是当成个笑话来听了,他不是把公司拆分了,而是像细胞分解一样变得更加强大,构筑的是自我体系内的闭环,用阿里的说法叫做电商生态链,而这种生态链对外是排斥的。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
信用体系泡沫越来越大,垄断性摧毁了电商的活力,核心竞争力的偏差越来越大,创新能力被蚕食,电商正在走向封闭而不是更加开放。
所以我大胆的说,淘宝已死!
个人观点, 欢迎点赞,拍砖,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