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每晚到两点还没睡,第二天鸡还没叫,旺旺就已经叫了,恭喜你,你正在过着一种叫做
电商的生活,同时也预示着你的生活即将苦逼,并且前途未卜。
别跟我犟,说什么互联网从业者基本上都是这个节奏,两者哥都尝试过,跟电商比,云泥之别。
互联网公司的人都是很牛逼,他们瞧不上任何公司的人,因为哥就是这样,总觉的这是高科技,你不懂别瞎犇犇。
如果说互联网从业者经常加班的话,那电商人几乎天天如此。
我所说的电商人,并不是指平台的
运营和技术,他们很辛苦,但他们是所谓互联网公司类型的从业者,说白了就是上班的。
电商是什么人,一个一个小老板,这个月的货卖不出去,生活事业就会出问题的那种。
生存危机从根本上就不同。
今年下半年为什么那么多人从
淘宝跑到微博上来,也有一批一上来就直奔微博的,难道仅仅是
阿里巴巴收购了新浪,难道仅仅是微博开发了一个傻瓜式的橱窗,为了一个虚名:微电商达人,都不是。
他们是为了生存而来,哪里能解决销售,哪里能卖钱就往哪去。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朋友圈?
回答你:贴吧、陌陌、朋友圈、微博,淘宝、论坛,58,能去的地都去过。
你会认为,这是一批能力和资源都不济的
卖家,毕竟有人卖的好。
我想说,谁好谁知道。
这个问题我之前研究过,原来淘宝的生态相对平均,虽然有大卖家,小卖家,贫富差距是有,但分配相对平均。
现在呢,淘宝第一要扶持实体品牌,第二扶持原创品牌,第三打击假货。
看看:实体品牌。
看看这几年的双11,排在前几位的是谁。
以前你一家人三口的衣服,可能在四五个
店铺里去挑,如今呢,在优衣库里就全搞定了。
多品牌多类目的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小卖家没发展起来的,已经没有机会。
发展起来的,生存也很困难。
这就是当下微博上有几个开淘宝店做的还可以,但也只是还可以,赚到大钱的几乎没有。
有赚到钱的,但不上微博,留下我们的只有案例和故事。
天天跟你微博上扯淡的能卖货的,少之又少。
这不是微博/社交的错,只是电商人太不容易,到哪里,都要看人脸色。
从淘宝到朋友圈的卖家也有很多成功者,但也只是相对成功,并没有在渠道拓展上获得多少利益。
前阵鲁振旺发了一篇微博说,朋友圈即便能卖货,效率也是最低的,不如钟点工。
这一点我也在大量实践中证实,大部分从业者确实如此。
不要拿某某举例子,那毕竟不是你,精英理论在哪里都有。
为何朋友圈电商经历了短短一两年就出现了如此颓废,不是你不勤奋,是生态环境违背了商业逻辑。
你想买东西时就会去淘宝,但你要买的还是产品,看产品,看评论,看实拍图等等,哪怕有
刷单,你还得看,因为这是商业常态,有假货,他也是商业常态。
朋友圈说白就是另一个QQ空间,放个屁都可以来炫耀的地方,一开始你放个产品,大家觉得新鲜,时间一长,80%的人都这么做,最后要不逃离,要不拉黑。
听下来,感觉更难了。
确实难,不仅如此,你还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是旺旺就是微博,不是刷屏就是修图,而且明天,后天是否能好,你根本就不知道。
近两个月来网红概念大规模炸开,这根本和你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几百万的小卖家都做网红是不现实、不理智的。
而更多人津津乐道社交电商,今天看来,还为时过早,暂时这也是精英生意。
更多电商人参与其中,每天乐死不疲,就是不赚钱,一般两三个月,粉丝不增长,再没互动,没赚钱,基本就销号走人了。
留到2016年的基本上都是一批能坚持的年轻人,但前途迷茫,有价值,但不一定能让你赚钱,坚持是一种态度,但要适可适量。
前两年一批B2C平台倒掉衰败,很多一批八零后CEO,看看他们为了做公司累的头发白了,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上,真的像是一个一个小老头,当然陈欧是帅的,可再帅最近的陈七块也是被外界骂的不成样子,谁也不想被骂,说白了还是电商难做。
哥以前的头发密实的很,就在那一两年白了一片,而且天天掉头发,每天一两点睡,盯数据,盯客服,琢磨营销
推广方案,还要去考虑技术开发,身体不好,命不好的人,根本挺不过去。
做电商,做出名,做出利的人很多,有的成功了上市了,有的变成了大卖家,有的从大卖家变成了小卖家,有的倒了,有的刚开始。
可能再过五年,十年,想开家网店,做个电商,也许更容易,也许会非常不容易,但无论哪种,都会记得,永远有一批电商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生活,在努力,在熬夜,在奋斗。
有一种生活叫做: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