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讯】9月2日消息,在“创响中国·哈尔滨站”启动仪式暨哈尔滨新区双创峰会上,围绕着风险投资、东北创新
创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由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专家、亿邦动力董事长郑敏主持,国新科创基金总经理任雪峰、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李磊、联创永宣CEO、管理合伙人高洪庆、俄速通董事长于航共同带来互动讨论。
联创永宣CEO、管理合伙人高洪庆表示,对于风险投资行业来讲,靠快钱的风险投资公司、泡沫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进入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和审美创新的时代。
国新科创基金总经理任雪峰表示,对于创新企业来讲,如何留住人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人才储备有一定的基础,未来创业企业也会越做越好。
联创永宣CEO、管理合伙人高洪庆表示,诚信是在营商环境中很重要的一点。
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李磊表示,在新兴生产力中确定性和稳定性是较为重要的两点,其中政策的稳定性是尤为重要。而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投资人的资金则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催化和激发企业的能量。
俄速通董事长于航表示,资本是创业阶段最能给予爆发力资源和合作的伙伴。他认为,一个创业者要有充分的学习能力,因为公司的战略是基于创业者对未来精准的判断,只有对未来有了精准判断,才能构建战略。
据了解,本次大会由2018年“创响中国”活动组委会、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教育厅指导,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哈尔滨工业大学、亿邦动力联合承办。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郑敏:今天下午其实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本来这场互动是在今天上午,由于今天上午的议程安排特别紧张,后来想今天下午是创业集结赛的决赛,我们还能在下午见到很多哈尔滨的朋友和同学们,所以就特意把几位投资人留到了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交流一下风险投资和东北的创新创业。其实在讲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说实话我觉得挺沉重的,为什么挺沉重的?我估计可能在座的各位朋友偶尔也听说过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好像真的是有这个说法。我和几位老总我们在一块聊说凭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是人不行呢?还是资源不行?还是哪不行?其实就是氛围还没有起来,思路还没有打开。这一片最肥沃的土壤还没有醒来。
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专家、亿邦动力董事长郑敏
在开始之前确实我内心有很多想表达的。今天的时间关系我请的几位嘉宾集中谈三个问题:
第一,就是风险投资和创新创业到底是有什么关系。有关系大家都清楚,但是具体和创新创业有什么关系,我估计能说出究竟的人不多的。
第二,就是投资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过山海关。
第三,在哈尔滨这个地方接下来最有可能引爆的方向,最有可能出现的创新创业疯狂成长,好的投资项目会在哪些方向上?
具体我们围绕这三个话题来。第一棒留给高洪庆,他管理的基金规模是400个亿。高总请你谈一下,在你看来觉得风险投资和创新创业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是什么关系?
联创永宣CEO、管理合伙人高洪庆
高洪庆:谢谢郑总,其实我已经差不多十几年没有来过哈尔滨了,这次来到哈尔滨以后真的是叫大吃一惊。我觉得其实跟外界的宣传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在一周以前刚刚去过柬埔寨,结果号称所谓的投资乐土,各方神仙全都汇聚到柬埔寨,我去了以后看到这叫什么投资乐土,连高速公路都没有。我觉得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的素质,跟中国差远了,跟哈尔滨最起码有20年左右的差距。所以我们很多人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政局都不稳定的地方去投资呢?
我可能10月份、11月份还会来哈尔滨,我昨天住在那么好的一个酒店,我觉得这个酒店已经远远超过香格里拉了,可能超过很多一些地方,我觉得这边的服务意识,包括这边的硬件和软件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其实我也是上个月,也是我们亿邦在成都的一个峰会,成都是一个你来了不想走的城市,是谁让我们的东北变成污名化的,我觉得让我们的哈尔滨有一个更响亮的口号,我希望以后这么说,哈尔滨是一个你投了还想投的城市。
说到风险投资,刚刚我们还在聊,我觉得今年因为去杠杆以后,包括资金荒,其实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都很大,虽然我们每年都说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但是2018年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对于风险投资行业来讲,泡沫时代已经结束了。大家看到以前2015年开始所谓的O2O,一阵阵的风口,什么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等等,所有东西都出来以后,我觉得靠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1000倍、500倍、1万倍回报这样的公司,这种靠快钱的风险投资公司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进入到叫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和审美创新的时代。
所谓的风险投资是什么?风险投资一定是赚未来的钱,风险投资一定是赚认知的钱,是认知的变现。所以在哈尔滨这个地方有那么好的一些硬件和软件,我们的哈工大在理工科里面是排名第二的,仅次于清华大学。其实我们的这家机构,投资是最多的,投了一个哈工大的机械集团,也是一个上市公司,叫“哈工智能”。我觉得哈尔滨的投资环境特别好。我们也愿意在科技创新的很多领域里面我们做很多投资。
郑敏:高总我想追问一下,我想了解一下风险投资和创新创业的具体关系,就是你们联创除了把钱投给人家之外,你对这些项目还有其他的哪些帮助?
高洪庆:到美国去看风险投资,到很多地方去看,我觉得风险投资的行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我觉得它一定要有一些前瞻性。以前大家投什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纯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复制起来很容易的项目。例如单车,在几年以前,比我还能够放炮的一个人,他写了一个东西说,三个月结束这场共享单车的战斗。我就说这样一句话,我说这场战斗三年也结束不了,因为这里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钱就可以。为什么说在技术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觉得我们哈尔滨有很多,有50多所高校,有那么多的科研机构,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有一定的耐心,需要有一种持续的耕耘,我觉得这就是我们风险投资真正应该干的事情。风险投资要做出一些科技。
郑敏:这位是来自鼎晖的李总,鼎晖和国新一样,都是咱们中国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我想请教一下鼎晖的李总,因为我之前看到您在别的会议上有过介绍,说您投过跟东北相关的项目。所以我相信您对东北的投资感触会更深,您能不能就我们刚才讲的几个话题,随意展开谈一谈。
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李磊
李磊:我觉得回到风险投资也好,或者是简单的来讲投资人,对创业企业的帮助一个好的投资平台,其实对创业企业的帮助是会很大的。像我们的平台下面有做风险投资的团队,有做相对中后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的团队,举一个例子,我们早期投的专门做人脸识别的创业企业,收入业务,规模都很小,我们投完资以后,迅速把它跟我们投资过的像美的、南孚,包括背后的出资人,像社保,像保险公司,也跟他们进行对接,一下子就把市场打开了。所以我想,其实好的投资人对创业企业的帮助是方方面面的。肯定不光是钱,钱永远只是第一步,甚至是十步里面最简单的一步,后面怎么样帮助团队成长、成熟起来,保驾护航,能够给到企业足够的资源发展业务,我想这是投资人应该起到的一个作用。
投资不过山海关,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世俗的说法,但是我觉得也不完全对,其实在哪儿投资都有哪儿投资的问题,我们需要分辨好的企业。当然企业也需要好的投资人,这是相互的。我觉得像东北,哈尔滨黑龙江这个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很大的,哈工大有这么好的学术和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材料、工业4.0、高端制造这些都是有挺好的产业和技术积累的。我想围绕着这一点,正好连接中国和俄罗斯的这么好的一个区位的优势,如果配合上好的政策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我也很关注在哈尔滨的投资机会。
郑敏:好的,谢谢。我们请国新的任总。
国新科创基金总经理任雪峰
任雪峰:十几年前我是工大毕业的,我对哈尔滨东三省还是非常有感情的,之前一直听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我感觉东北还是有非常好的一些像工业基础、资源禀赋等等,尤其是黑龙江哈尔滨,从投资这个角度来讲,我感觉作为投资人,投资机构,可能一方面能够给创业企业带来一些资金。但是从我们来讲,从国新基金来讲,更多的我们还非常关注投后一些资源的嫁接,来帮助企业一起来成长我们投后的增值管理服务。包括从人力的引进,从一些业务的对接,因为国新本身我们是背靠国资委,背靠央企,所以这方面我们自己感觉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能够帮助企业一起去成长。关于咱们说的第二个问题。
郑敏:什么条件你才愿意再重新回到哈尔滨,把钱留下。
任雪峰:其实十多年前我毕业的时候,我们一个系的可能一到两个毕业生留在了哈尔滨,其实就是留在了工大做老师了,其他的都去了北京、上海、深海这些城市,那是2000年初的时候。现在我们在哈尔滨围绕在哈工大找一些投资的机会,其实人是最大的一个问题,留不住人,其实未来整个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瓶颈。但是今天早上包括跟哈尔滨市里的领导、区里的领导聊,发现从市里面、区里面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在留住咱们一些优秀的人才。第二,也引入了一些像清华、北大其他高校的优秀人才,我感觉有这样的一个人才储备的基础,未来创业企业一定会越做越好。
郑敏: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哈尔滨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人才上面,真正在商业领域有创业想法的这些人偏少了一点,你有这个感觉吗?
任雪峰:应该也不是吧,现在整个工大,是以工科为主的,它也培养了很多商务上的一些人才,包括哈尔滨还有其他的一些高校,它的人才应该是比较齐备的,不光是工科这一类的。
郑敏:所以其实人是不缺的。
任雪峰:人是不缺的,问题是怎么能够把这些人才留下来。
高洪庆:大家一直讲为什么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有这样的一种“污名化”的语言,很重要的一点其实还是营商环境。我们很客观的一点来讲,营商环境跟江浙、珠三角、长三角还是不一样的。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今天五个人,如果我们能够起到这样一个带头作用,其实我们也可以为整个的营商环境为它服务。所谓的营商环境是什么?就是说话要算数,从哈尔滨开始,我们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城市。营商环境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会很担心,我觉得需要我们做一些努力。有的时候小小的一个火种是可以燎原的。
郑敏:所以在整个营商环境所涉及到的各个参与主体里面,包括政府、企业、个人,首先第一点是要讲诚信,有契约精神,有这个作为基础,再在这个基础上有好的创意和想法。鼎晖的李总,我知道他投项目一贯来讲都是以狠稳准著称,我想问问您,您觉得在哈尔滨什么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您才会愿意把大批的资金砸到哈尔滨项目上来。
李磊:我们看的行业比较杂,主要是代表新兴生产力,又有比较好的,综合考虑,第一,政策的稳定性首先是明确,确定性和稳定性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包括很多,包括税,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引进其实也是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地方的部分,这些其实长远来看,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在祖国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有投资,但是确实我们看到这不光是东北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可能换一届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就会有问题,尤其是当我们钱越来越多了以后,怎么样能够保持一个政策的稳定性,特别优惠的政策稳定性,这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长期来看,东北尤其是像黑龙江哈尔滨,大概十年前我来黑龙江更多看到的是农业,乳业、奶粉、牛奶、肉牛等等,最近这几年看到的机器人,生物医药,医药类的项目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某种程度上在背后也反映了产业结构在调整和转型的一个过程,从老的工业基地、农业大省向开始有一些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布局。这中间肯定需要时间的积累,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投资人的资金其实是有好处的,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和催化这个过程,能够加速这个过程。
郑敏:是的,其实刚才从李总所讲里面,让我们得到了几个很清楚的观点,第一,对于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来讲他特别期待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政策欢迎。第二,他敏锐的观察到了东北的资源正在以转变方式的形式正在释放。原来我们释放的资源是我们的土地上的农作物,是土地要素资源,然后在释放它的能量。到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大学里面,就是在座的各位你们脑子里面,你的知识,你的技术,这些新的要素和新的资源在绽放,它能够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
我们在座有一位哈尔滨本土的创意企业,他就是我们俄速通的董事长于航,因为谈起哈尔滨的电子商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俄,我看到在外面很多报道是叫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包裹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在哈尔滨出去的。我想跟各位报告一下这三分之一左右的包裹里面有90%是俄速通送的。但是于总他是从开始没有在这个方面停止,他不断的从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切进去之后,在这个方向不断在做新的创新突破,请您介绍一下这么一小段的历程,您是怎么想到切进来做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呢?什么东西让你不满足又干了别的事儿呢?明年能干到多大?
俄速通董事长于航
于航:我简单介绍一下,其实我是一个今天在台上三位资本大佬就我一个创业者,其实我更想说一下刚才大佬们说的那个问题,就是说资本在你创业创新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个我有亲身的体会,因为去年我们也完成了A轮融资,我大概一年多的时间频繁的跟资本去打交道。
简单的两句话,第一句话,资本是你创业阶段最能给你爆发力的资源和合作伙伴。你在创业阶段有很多是你的资源,包括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以及团队各方面,这个爆发力都比不上资本。资本能帮你快速扩大你的盈收,能够建立你的护城河,能够迅速拉开与你对手的距离。
第二句话,可能要得罪诸位资本大佬,其实资本的本性是嗜血的,它做事情的本性一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在座的创业者以后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也会有这样的体会。
第三句话,基于前两点,一个创业者你一定要和资本之间,你把资本当成一个你的创业过程中最好的合作伙伴,跟他构建一个非常稳定的,非常科学的一个关系,在这个关系里面你要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能因为融资而去融资,现在很多年轻的创业伙伴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我今天融资了,好像我就成功了,而且我的估值越高我就越厉害,其实你拿到资本的钱了,这不是你的结果,也不是你的成功,这是一个刚刚的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一个节奏,能够和你的资本这样一个创业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一个稳定的科学的关系。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经验,这是资本和创业者之间的一个关系。简单的说资本就是创业者手中的利剑,它可以帮你劈开荆棘,也可以帮你在战场上去拼杀,但是也可能伤到你自己,你要保持自己的节奏。
2013年左右其实整个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非常的变化,我们的互联网、我们的消费,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其实互联网对产业也是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跨境
电商的模式出来了,一些新的渠道出来了,那么与之配套的供应链和物流服务也要重新的推出,这个时候我觉得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仅仅是物流。跨境电商的物流,也不仅仅是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我认为是整个中国外贸的产业链条在重组,在重新的去调整。这里面随着市场的节奏,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到数字贸易的节奏,从中国的品牌,从简单的制造代工到出口到出海,俄速通它也是从最简单的跨境电商的物流演进到了供应链,演进到了金融。我总结随着市场的变化。
郑敏:我想打断一下您,您当年一块做物流的朋友肯定特别多,为什么只有您想到了说我要做跨境电商相关的物流业务,就是你的第一步是怎么开始的?
于航:当年我的同行非常的多,到今天,看现在的事实可能只有俄速通一家企业脱颖而出。我觉得一个创业者,尤其在现在日新月异的年代要有充分的学习能力,这一点无比的重要。因为你公司的战略是基于你对未来的判断,你对未来有一个准确判断才能够构建你的战略,所以你的学习能力和你每天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采集信息的能力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郑敏:所以其实我发现所有的创新和创业首先是从胡思乱想开始的是吗?
于航:是的。
郑敏:首先所有的同行业都是在做中俄的传统的物流方式,但是你在想未来的事儿,可能是未来中俄之间可能是电子商务的关系,做电子商务的关系总要有人去送货吧。您第二次创业的话实际上是把物流变成了供应链的服务是吗?
于航:是的。其实这个基于是从中国的制造,它现在面临很多的压力,比如说资源紧缩、人力上涨,它也在转型,它从出口转变为出海了。
郑敏:您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念头的?
于航:我记得在去年年底的时候
阿里巴巴巴巴的一个领导说到了出海的概念,但是你去看2016年俄速通融资BP的时候就着重讲的出海,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觉得出口不是中国制造突围的路,只有出海。出口是指的什么呢?出口是指的把我生产制造的商品卖到国外去,换到钱,这是出口。出海完全不同,它是要站到海外市场里面去构建自己的品牌,构建自己的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构建自己的黏性客户群体,这是完全两个维度的事情。中国制造从制造向品牌的演进,从出口到出海的演进只有一个本质,就是中国制造要拿回定价权,当你掌握了这个行业发展的脉搏,其实你的战略一步从物流再到供应链,再到金融就已经顺理成章了。
郑敏:于总您当初做物流的时候你们公司一年的收入规模有多大?做传统物流。
于航:传统物流的时候1.2个亿左右。。
郑敏:您现在做了一串的动作之后,估计今年的销售额大概在多大?
于航:今年在7.5亿到10亿之间。
郑敏:到明年呢?
于航:其实我自己有一个梦想,还没有转化为KPI,我估计两三年内的话我自己的梦想是破100个亿的交易额。
郑敏:我觉得咱们给于总一点掌声鼓励吧。真的特别好,虽然于总说的还是比较谦虚的,但是我从于总的身上能够看得出来,第一,他不安于现状,所有的传统物流他在想电商,当很多人开始做电商的时候,他又想到了品牌出海这件事儿。首先第一是不要太安分。当然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第二,一定要观察行业大的走势,比如说刚才李总点的那个点,他是很轻描淡写的点了一下,原来在东北投的是跟农业相关的项目,现在有人工智能这些,他从根本上的本质是资源要素在发生变化,资源要素发生变化实际上这就是,项目的表现形式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最后还有一点点时间,我就很简短的请教一下三位投资人,就是你们给哈尔滨一点建议,给在座未来的企业家们一点小建议,你们觉得哈尔滨和未来的企业家,他们要创业的话在哪些方向上相对的可能性大一点?
任雪峰: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想过,我给一点点建议吧。我感觉哈尔滨,其实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也不乏有一些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有实力的工业企业。我想未来其实研究这些企业的一些转型升级,包括沿着它的上下游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郑敏:现在主导型的工业企业还有机会的。
任雪峰:未来的智能制造。我感觉哈尔滨是有这样的基因的。
李磊:我的想法比较简单,就两个标准,第一,能够有自己的技术也好,或者说业务模式也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竞争力、竞争壁垒。第二,一定是能产生现金流的业务。其实我们最后看来看去好的业务和好的公司和不好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就在这两点上。
高洪庆:我一直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委内瑞拉的案例,跟我们东三省都有非常强的资源,但是我们是读经济的,经济有一个理论叫做资本诅咒理论,发现有一些企业上天很垂青,很多地方给了它很多资源;相反,因为这些资源太多了以后,它就忽略了其他功能性的发展。我觉得到了今天这个时候,已经第二次提振兴东北了,我相信今天上午市长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一年哈尔滨GDP是6000亿多,其中4000亿多是来自于旅游,并不一定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云亦云,我觉得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哈尔滨作为一个无论是宜居,还是什么城市,它跟三亚之间有一种很强的互补效应。人家说到三亚去避寒,到我们这边是避暑。
郑敏:所以您认为旅游是很重要的。
高洪庆:对,另外就是依托于我们的哈工大,还有五十几所高校,一定要做一些技术创新,在北上广深生活压力很大,开始要逃离北上广深,我相信慢慢会有很多人回归的,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很差,回到哈尔滨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这么好的环境,我的建议就是说还是要把旅游这一块做大,作为很多人的一年四季的旅游目的地,最热的时候到这边来,可以看北国风光,第二,围绕哈工大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需要一种很长期的,不是一种要赚快钱的这样一种技术创新。这其实对哈尔滨真的是抱有很多期待的。
郑敏:谢谢,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很简短的方式用互动的方式开始今天下午的整个环节。我听完了几位投资人说的之后,我对哈尔滨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