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知名人士于刚认为,垂直B2C入驻
天猫商城,折射出
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有
流量没有现金流,购买率远低于
淘宝。
3月1日,初刻CEO许晓辉通过微博招聘淘宝客服,业界猜想这是初刻将转型的征兆。速途网上海站联系许晓辉确认,初刻已经入驻天猫商城,目前正在招聘店长,准备发力天猫旗舰店。
许晓辉微博招聘淘宝客服(速途网配图)
对于业界关于初刻将转型的猜测,许晓辉向速途网上海站表示,初刻将继续老老实实做品牌,官方平台和天猫旗舰店将并重发展。关于外界疯传的初刻裁员一事,许晓辉也表示,有关初刻的各种谣言一直不断,侧面回应裁员传闻失实。不过,对于初刻入驻天猫商城,许晓辉承认大家“都在过冬”,言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
二线小电商在所难“淘”
事实上,入驻天猫商城(淘宝商城)的并非初刻一家。2011年9月,淘宝宣布开放B2C平台,当期有38家垂直B2C企业入驻,包括一号店、麦考林等知名网商纷纷入驻天猫商城,抢滩登陆中国最大的网络购物流量市场。
业界知名人士于刚认为,垂直B2C入驻天猫商城,折射出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有流量没有现金流,购买率远低于淘宝。同时,经营规模越大的电商,亏损亦是更大,
京东商城和包括已经上市的当当网目前都仍处于亏损状态。
减薪、裁员、关门,电子商务行业正进入第二个冬季,很多二线小电商已经没有多少存粮,发展空间也受竞争激烈、淘宝分流等诸多因素影响,放低身段,屈就天猫商城以抓取现金流,已成为众多二三线电商的“被迫”。
面对一个拥有近4亿注册用户(这些用户手中有
支付宝、网购经验并随时带着明确购物目的登陆)的庞大群体,不管是对当年积极“出淘”的淘品牌电商,还是对一些二三线中小电商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为活着比发展自身平台更重要,为生存可谓在所难“淘”。
淘宝品牌出“淘”困局
一边是独立B2C入驻天猫,一边是淘品牌“归淘”。最初在淘宝发展的柠檬绿茶、卖包包等都曾经“出淘”,发展自己的独立B2C平台。
但事实证明,对于这些淘品牌来说,独立发展并非易事。
据某淘品牌资深总监向速途网上海站透露,淘品牌的独立B2C平台几乎都已成为空架子,实际销售量远远不如天猫旗舰店。对于大多数淘品牌来说,独立B2C只是“留一手”,为了摆脱对淘宝的绝对依赖。倘若将来天猫生变,也不至于很被动,争取一点主动权。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淘品牌的B2C依然处于困局中,无法摆脱长期建立的品牌形象,更无法完全摆脱淘宝独立发展,依然依赖于淘宝用户贡献现金流。
相关人士分析称,二线小电商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普遍差钱,入驻天猫也是无奈之举。像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和当当网等一线电商,虽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仍然没有去入驻淘宝商城。这些拥有相当大忠实客户的电商,除了积累了一定的过冬经验,大多都一定程度上“绑架”了资本方,能够保持公司长期战略性亏损。但像初刻以及更多“出淘电商”等中小电商企业,却不得不重回淘宝(天猫商城),这也显示了作为电商业老大的
阿里巴巴巴巴集团正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电商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