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四起!
山东汶上,
京东叫板卖货郎|政策扶持、总理力挺,农民收入的增长和日渐扩大的需求,使拥有7亿人口与庞大资源的农村市场成为了
电商逐利的新蓝海。
数据显示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从2008年之后的三年里连年成倍增长,但在2013年增速回落至40%,时下,互联网在大城市中已非常普及,网络消费总量趋向饱和,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
与此同时,县级小城和农村的增速正在加速上扬。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2.4%,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
阿里巴巴巴巴发布的数据更为直接:2013年度,中国网购消费额增速,县城市场比城市市场高出了13.6个百分点。
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望突破4600亿元。
开启县域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意味着将会撬动数千亿元规模的蓝海市场。
农村市场,是未来十年的又一个万亿级的财富金矿。
电商巨头将目光转向了农村市场,在广大农村掀起了新一轮的电商“刷墙风”。
农村电商,这块肥肉引来了无数狩猎者的垂涎,整个电商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京东阿里两强争霸的格局受到了不少
创业公司的冲击,一场酝酿已久的电商之争正在悄悄打响。
现在农村电商的市场格局大致可分成两大集团,一是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集团,它们有着多年的电商运作经验,可谓兵强马壮,人力,财力雄厚,就如当年国民党的正规军一样,美式装备,顶级配置;二是如“卖货郎”、“乐村淘”、“村村乐”等一批短小精悍,孤胆一战的初创型企业。
他们扎根于农村,虽然只有“小米加步枪”,但凭借着对农村市场的深刻了解,发展势头迅猛,速度之快,也不容小觑。
是“高富帅”顺势吞并还是“屌丝”上演强势逆袭,目前尚无定论。
但京东帮与卖货郎商城在山东汶上的正面交战,却让许多关注农村电商的业内人士拭目以待。
在经过一系列的刷墙风暴后,近日,京东CEO
刘强东又带领数十高管赴河北省固安县调研农村电商市场,提出3F战略(包括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生鲜电商战略。
)据了解,京东在去年年底已制定农村市场“双轨渗透”模式:以县级为中心,定义为大家电配送、维修服务的京东帮服务店和地面村级服务站。
并表示要在2015年内,开设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数万名乡村
推广员。
卖货郎商城成立于2014年5月,2015年1月开始投入试运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卖货郎“县级
运营中心”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多个县市开展起来,预计年内开业数目超过100家,而服务站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现在也有接近300家,计划年内开业万家。
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令人咋舌。
创业公司要是像阿里、京东这种通过花费巨资,砸钱请人,砸钱做市场来发展农村电商,肯定必输无疑!
而卖货郎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翊航认为主要解决了几个问题。
一、农民触网意识不够强 农民长期以来都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现金交易模式,对网购普遍感到陌生,且不信任,他们宁愿跑多几公里到城里,再花多十几分钟去跟小贩讨价还价,也不愿意尝试到网站上去购物。
针对这点卖货郎服务站不仅仅是在线下帮助农民们代卖代购,而且也引入传统电商的线上
爆款的形式,根据商城活动,定期举办一些线下爆款活动,以农村人对价格普遍敏感作为支点,撬动起传统购物习惯的这块大石头,让百姓直接感受到实惠,也让他们过了一把网购瘾,一回生两回熟,通过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卖货郎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再通过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示范,提高老百姓对网购的认识,也大大降低了老百姓对网购的顾虑。
二、物流网络的不发达 由于很多农村地处偏僻,购物不集中,物流网络的不发达,导致配送成本高,甚至根本发不了。
根据《企鹅智联》数据显示,有38.3%的农村用户表示“无法方便发
快递,要到指定地方才行”,而8.7%的用户表示“根本没法发”。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是当前电商颇为头疼的问题,有时候甚至光送一块面膜,快递费用就得高达一两百。
卖货郎在这一方面采取是集中配送的办法,所有网购大宗农资产品全部集中到拥有专门仓储的运营中心,然后再由该运营中心自行组成的配送小队,送到村级服务站,解决物流上“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三、支付方式的不信任 银行卡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网银、
支付宝等一些新兴的支付方式就更不用说了,这点对于渠道下沉的传统电商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何使老百姓在享受网购带来实惠的同时给老百姓带来方便实在的网购体验?
卖货郎采取线下下单,线上支付的方式。
卖货郎服务站是先把钱预存到卖货郎账户中,老百姓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需要在卖货郎商城注册会员并且在线下单,工作人员在收到现金后,再帮助消费者完成线上支付的过程。
这样,老百姓得到了方便,得到了实惠,卖货郎商城也获得了用户。
四、分润模式 分利模式可谓是卖货郎商城最具特色的一块,也是卖货郎商城发展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
商城作为开放性的服务平台,所有合格的厂家或商家都可以作为供应商,免费进驻卖货郎商城。
供货商给卖货郎商城提供一个零售价和结算价。
当商家获得订单后卖货郎商城扣除一定比率的费用作为平台的运营开支,剩下部分的利润,商城一分不留,100%地全部分配给商城的参与各方。
其中,个人消费者可以有10%左右的购物返利;凡个人消费者推介的供应商,将获得其利润的3%、推介服务站,可获得其利润的2%、推介运营中心的,可获其利润的0.5%、推介会员,可享受直接推广会员在商城购物产生利润的10%,以及间接会员8%的利润分成。
这种分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使更多人都参与进来,从买家与
卖家、雇员与雇主的关系升级到了合作互利的关系,提高了用户的黏性。
对于运营中心,货郎商城采取区域垄断的保护政策,当地加盟的运营中心,负责当地服务站拓展与管理、供应商引入、物流配套支持等业务,不但享有独家经营权,还可获得所有区域内订单的10%-20%。
当地服务站也可获得该区域所有订单(括线下导购和线上购买)产生的利润的50%-60%。
卖货郎商城这种分利模式可谓是独树一帜,它就如一条绳子,把各方面的力量全部都拧在一处,凝聚在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卖货郎取得如此飞速的发展,不是靠多么雄厚的财力,靠的就是这种让利于民的模式。
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可以学习的一点,只要充分调动起老百姓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那么还害怕宣传不到吗?
如此看来,只要市场还不是红海,创业公司还是有机会的。
引用《双城记》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随手一抓都是机遇的时代,但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因为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杀戮,弱肉强食,危机四起的时代。
群雄争霸,逐鹿中原,在新一轮的农村电商的争霸中,是捍卫霸权,巩固地位,还是颠覆革命,创造历史?
目前尚且无法盖棺论定。
但翊航想说的是:“创业不等于创富,守业不等于守富,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
” 农村电商之争创业公司PK电商巨头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