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网讯】11月11日消息,
天猫双十一再次刷新记录,中午13:04
支付宝交易额抹平去年双十一单天191亿记录,随后不久,已经创出单天200亿元的销售记录,按照天猫2012年2000亿成交额算,今年双十一当天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成交额的1/10。
如此疯狂的销售额仅仅是依靠一个“光棍节”由头带来的,而这个现象背后,在业内人士看来,暗藏玄机。
“对于综合B2C而言,最好的模式其实就是天猫模式,自己在网络上做商业地产。网络上可以不受地方限制,无线扩大,将所有类目经营开放出去,由商家来经营。这也是双十一这样一个网购促销节可以单天卖出几百亿的基础。”该业内人士称,一个自营综合B2C的SKU数量不可能无限放大,以现在的几百万SKU数量看,已经触及到一个自营综合B2C的经营天花板。
而亿邦动力网从天猫方面获得的最新数据,截至11号下午2点半,天猫产生的订单已经超过1亿件。这样看来,纵使拥有数百万的SKU,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巨量的交易。
上述人士分析,当SKU数量大到一定量,
运营团队会十分庞大,而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太过迅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对整个运营体系进行十分良好的维护。将会出现包括团队架构、人员管理、物流配送、系统支撑等一系列问题。
“
京东、苏宁、亚马逊等靠前的综合B2C平台纷纷开始聚大量精力发展开放平台。京东POP平台接连发布商户支持计划,苏宁发布开放平台3.0苏宁云台,亚马逊斥巨资投入我要开店的运营。”一位曾经在大型综合B2C公司做运营高管的投资人士告诉亿邦动力网:“现在的综合B2C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自营品类,仅保留最有优势的品类进行运营,其余全部开放。”
“未来的综合B2C只能剩下2-3家超大规模的,其余都将死掉,这个结果只是时间问题。”该零售人士确信地告诉亿邦动力网。
某业内资深供应链实操高手这样告诉亿邦动力网:“依照现在国内
电商的运营水平,SKU量和订单量的增大必定推升现在的运营人数,而在国内现阶段,超过2万人的运营团队,运营风险将会大于机遇。以京东现在的人员来看,就已经有风险在酝酿。”
分析人士称,假使京东这样体量的B2C去扩大POP平台商户运营能力,依靠商户去整合第三方服务商和供应链配送力量,仅对接人手就会多出很多。而从这次的天猫双十一物流方面来看,天猫可以轻松引入顺丰、申通、圆通、中通等各大
快递公司力量。据菜鸟网络物流雷达预警平台预测,24小时内可交货的包裹数量将会有600万件,这样的数字已经不是一个有自营业务拖累的B2C可以完成的量了。
亿邦动力网联系到了此前曾大量布局国内垂直电商和互联网品牌的某基金投资合伙人,该投资人直言:“我们错过了最早的平台B2C的投资,而在京东这样的综合B2C领头羊早期也没及时跟进,2011年以后已经机会不多。所以更多布局垂直领域和毛利较高的网络品牌。”
在他看来,最终能成功应用天猫模式的可能仅有少数两三家,现在活跃的很多综合B2C几年内一定遭遇吞噬。“很简单的理由,资本市场里只会追最先的两三家,其余都没有机会。当然,也与自身发展节奏密切相关。”
亿邦动力网在10月初的一份调研结果与上述一系列人士的判断不谋而合:从
卖家角度看,互联网给现在综合B2C平台留有的机会已然不多,大家都在争抢着天猫模式的最后一班生存列车。
点击进入》》【直播双十一】24小时实况跟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