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如何运用经典的P4P理论构建整个
运营框架废话不多说,直接干货,准备好矿泉水或者口水1.Position(定位)定位又分产品定位和人群定位1.已有产品的情况下,那么根据你的产品定位去找到目标客户群体,即全面分析你的产品,结合产品生产前的市场调研,提炼产品优势卖点,找出对应的客户群体。
2.可以选择产品的情况下,在选品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选定你的目标客户群,分析目标客户的特征(性别、年龄,爱好,角色,消费能力等等),需求点,然后根据人群定位去选择符合的对应产品。
人群分析运用的工具有:淘指数,百度指数产品卖点提炼:①可以从搜索关键词分析入手。
②同行分析 ③顾客反馈2.Product(产品)做好定位,产品生产出来了,依然要测试市场的反应(熟称测款)。
就是搜集一定量的有效数据来判断产品是否被目标群体所接受,看是否有潜力成为
爆款。
这里要注意3点①数据量,所有的数据必须在具备一定量后才有分析的意义。
各个类目所需要的数据量会有所不同,但是数据量绝对不能太少,太少会存在偶然性,不确定性,以此做出的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
②有效性,数据来源必须是针对目标客户所采集的数据。
③关注点,各个时期数据关注点会有所偏重比如在前期测款阶段,数据的关注点放在展现,点击量,点击率,收藏量等这些市场反馈数据上而在通过了测款阶段后数据关注点应放在下单量,客单价,转换率,Roi等这些影响店铺盈利的数据上。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全店的整体产品布局:①引流款(20%-30%) ②利润款(70%-80%)3.Price(价格)价格制定方法有很多,我这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价格制定需要参考的因素:产品定位,市场价(同行),成本,营销成本,现金流比如引流款:若是是作为引流目的,性价比一定要高,比同行要有优势,贴近成本价有时甚至略亏比如利润款:既然是以盈利为目的,就要控制成本,计算利润。
成本=生产+推广+员工+包装物流价格=成本+利润这里成本除推广费和员工成本是不确定的,其他基本都是固定的推广费可以引入
直通车的行业平均Roi来计算员工成本:运营+美工+客服+仓管按5%估算举个例子:假设价格为X,生产成本M,推广费X/roi,员工X*5%,包装物流N,X>=M+X/roi+X*5%+NX>=(M+N)/(0.95-1/roi)这样初步估算出一个价格,然后结合产品定位,最后以神奇数字9或者8结尾确定最终的价格4.Place(渠道)关于渠道,我的一个观点就是:流量=渠道。
即哪里有流量,那里就是渠道。
注意点:流量也会反过来给你的产品打上标识,所以在选择渠道的时候要考虑你的产品定位。
免费流量:SEO(类目,标题,橱窗,上下架,详情页,关联,旺旺)付费流量:直通车,钻展,淘客活动流量:天天特价,淘抢购,聚划算,双十一,双十二,发现好货,
淘宝头条....站外流量(U站):折800,卷皮网,一折网,聚团购,特价清仓等等微博流量:网红 大VSNS流量:老顾客(微信,QQ,短信)另外就是前面提到的引流款可以作为利润款的流量渠道5.Promotion(促销)促销方式有很多,主要de有:满减,满送,免单,返现(衍生Qt
刷单),红包(微信),小礼品(衍生拍A发B),会员,店庆,生日,手机专享价,时事热点等等不一一列举 没了,喝口水 思路决定出路如何运用经典的P4P理论构建整个运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