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说匠人的精神,我一直想分享一个苹果手机后盖的故事,那是一个让乔布斯这样的完美主义者,都无法挑剔的工艺,却来自一个小作坊里的普通匠人。 我特别喜欢中国武术。 年轻时,喜欢刚猛有力的外家拳,一拳可以碎大石。 年长后,又开始欣赏能感知宇宙变化的太极拳,知花看叶格外玄妙。 其实是我慢慢发现,内在的功力比外在的在的刚猛更重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功是越修行越深厚,而外力会达到一个高点,然后慢慢衰落。 那生意是什么呢? 我们在这几十年大发展的过程中,看到有很多人一夜暴富了,然后我们视若为自己的榜样,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暴富。 其实这样的例子给社会遵循了一个坏的典型、坏的标杆,潜意识里,大家都变得浮躁,都变得希望速成,再也经不下心来做一件踏实的事。 而最近两年有一个词很流行,就叫“匠人”。 匠人是什么? 回归生意的本源,回归初心。 是不是能够用更严谨、更坚守、更有执念的态度来做一件事。 而这一件事,可能穷我一生之力,也可能穷几辈人的努力,把它做到极致、极美。 日本匠人和苹果后盖的故事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苹果的产品很棒,其实他所有的产品都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而这些零部件来自不同的供应商,由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工厂生产制造出来的。 我记得有一个零件的来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苹果的后盖。 它出自哪里呢? 出自日本一个偏僻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很小的公司叫“小林研业”。 为什么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面、小作坊,它却可以打动乔布斯,接到苹果企业这样的大订单呢? 乔布斯在审美方面的苛刻和洁癖是举世闻名的。 每一个组件都必须达到完美,如果一个组件就算是一个圆弧圆得不够漂亮,那就是一件废品。 那小林研业用什么打动了乔布斯? 我们看到苹果手机整个后盖的金属打磨得如同镜子一样光亮,没有一丝的痕迹,没有一点反射光,包括iPod和Mac都是如此。 苹果iPod的后盖只有0.5毫米,Mac整个笔记本的后盖只有0.4毫米,这两后盖都是钛合金的外壳。 要在这么薄的情况下打磨出一个极致的亮度,而且还要没有一点瑕疵。 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普通人的手艺人来说,这真的太难了,哪怕是动用大规模精密仪器来生产,也是一场有难度的挑战。 可是小林研业做到了。 因为他用了40年的时间,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只做着一件事,就是研磨,别人觉得无法攻克的难关,而他早已研磨透了,尽管店面很小,可是他的技艺极深,终于把乔布斯也征服了。 坚持一件事情的代价有多大,这40年,在没有接到苹果的订单前,小林的收入也只是赚得有限的糊口钱,可是正是通过苹果的订单,让他磨练出接近极限的技术,才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 所以,做一件事情就要用追求极致的态度来做,并且坚持到底。 像小林这样,用心研磨每一个细节,一生一磨,一磨一生,若能如此,我们所有的生意就会获得成功。 今天在中国,我欣喜地看到有很多人在做生意的传承,把自己的兴趣投入到事业中,成就了一个更棒的自己。 以往我们总是太贪大贪多,太求快。 今天的商业核心是什么? 少就是多,慢反而是快。 生意是一个事业,值得用匠人的精神一生去研磨它。 在中国我们传统的匠人,已经消失殆尽,但是我们新的匠人精神应该被逐步重建,想要成为一个新的生意人,就要先做匠人。 一个研磨了40年的匠人用什么打动了乔布斯
内容违规投诉举报请联系在线客服QQ:2783364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