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传统流通企业、
电商平台公司等纷纷布局农资电商,农资电商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2015年也被业内称为我国“农资电商元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资电商也吸引了互联网新势力的关注。
电商巨头开始抢滩这一蓝海市场。
就在过去的7月,农资电商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一亩田2.8亿日交易额,99.88亿元月交易额的数据被披露后,遭到了各方的质疑与调查,由补贴催生的
刷单丑闻引起了业内的大讨论。
一亩田也成为了农资电商风口的那头”充满争议的猪”;另一件是
京东正式启动农资电商战略,与中国复合肥领军企业“金正大”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资电商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由此,我们可以一窥农资电商的发展之火与所受到的关注之多。
但是即便如此,农资电商的发展之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障碍有待扫除,并且需要在短期时间内解决。
农资电商究竟好不好玩?
1、农民传统赊账习惯能否消除?
农资赊账一直是行业的“顽疾”问题,很多地方赊账更是成了一种习惯。
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才是电商交易的方式,现阶段正在崛起的农资电商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让已经习惯了赊账的农户用现款去购买农资呢?
目前赊账问题如何破冰,是决定农资电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2、农民会网购吗?
农民网购消费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微利打价格战并不足以赢得农民的“芳心”。
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大家还是处于低级的文化水平,对于如何进行网上购物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如何对他们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用户习惯培养,并形成可观的
流量,这是农资电商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这将是一个烧钱的浩大工程,资本将成为农资电商最终胜出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百舸争流的当下。
3、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落后怎么办?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仍处于不发达状态,交通状况也不够便利,所以农资电商需要通过自建渠道解决,才能实现垂直流通渠道构建,这绝对又是一项烧钱的工程;另外,由于农资数量规模很大,在当地必须有仓库或者工作站,此时农村工作站的数量也是农资电商需要考虑的;最后,从市、县级工作站到村镇服务站一级的配送能力与送货速度也将是农资电商将要面临的巨大考验。
4、农资产品的技术服务与售后问题如何保障?
农资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资料,其使用有很强的技术要求,使用不当易造成经济损失。
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垦基地这样的客户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植保专业知识,但是依然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才能有效控制用药风险,所以一站式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对这些客户更具吸引力。
从方面来说,传统的销售网点有着天然的优势,农资电商化后的售后服务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格局下,各个农资电商在产品、资源、渠道、物流等方面必须都做到尽善尽美,同时还必须兼顾线上与线下的服务能力,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
虽然发展农资电商难度重重,但是一旦解决好传统农资市场存在的那些问题,将为服务三农起到重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农资电商有“四虑”你造么